高考改革的关键就是将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建议取消统一的选拔性考试,由学校以自主招生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国家可以组织类似于美国SAT的毕业考试,检验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学校录取标准由自己来决定,从招生环节就开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一旦招生由学校说了算,现在基础教育中盛行的择校、补课、师资等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理想的招考状态,应该是学校和学生间的“双向选择”。各校各个专业应围绕学科建设,设定合理的人才需求类型和培养模式,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招考办法。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对照学校的录取标准,来挑选学校。这样最直接的好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清晰,不会千篇一律去搞题海战术。学习目标有了差异化,学习、教学方法都会出现个性化,所谓创新性人才培养等也不是问题了。 (本报记者龙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