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合肥。竹荫里社区活动室里一片欢声笑语。百岁老人黄竞文一边教80后媳妇们搓元宵,一边讲着自己的家风。“黄奶奶的话也该上《新闻联播》哩!”有人感叹道。
同一天,西安。著名作家陈忠实和几位朋友围坐在一起,话题同样是“家风”。“不说狂话大话,更不说谎话,只说真话。”陈忠实父亲的教诲激起了大家的共鸣——“门风正了,村风也就正了;村风正了,人心也就正了。”
…………
在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这一切,皆因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而起。
从年初一到年初八,这档节目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的方式连续播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段节目还播出了加长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风?怎样从家庭入手培育正确价值观?一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清晰凸显。
“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的我们在问自己”
“你的家风是什么?”大年初一,《新闻联播》里的这个提问使北京蓝岛大厦员工郑异不由一愣。“这怎么答啊!”她心里嘀咕着。
很快,一个个简短生动、“冒着热气儿”的回答吸引了她。几天下来,她和老公成了节目的“粉丝”,还给6岁的儿子高凡楷买了本启蒙版《朱子家训》。
平凡“草根”是节目中最常见的主角。回答五花八门——
“不啃老,不坑爹。”一位温州创业青年言简意赅。其同伴的回答则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我头上的。做人要实在一些,朴实一点,厚道一点。”面摊老板笑言。
“不怕吃亏,不一定非听话,但要讲道理。”幼儿园里,一位“小眼镜儿”搭着积木,不假思索地回答。
各界名人、网络“大V”也在节目中出现,留下耐人寻味的答案——
“重视文化,与人为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坦言,自己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差不多。他认为,家风好不好,是判断一个人人品高下的重要参考。
开国元勋任弼时次女任远征回忆了一件小事:孩提时代,别人送她一个记事本,父亲得知后极不高兴,令她送了回去。此后的一句话,她牢记至今:你不能搞特殊。人生底线要清楚。
许多台湾同胞的讲述,也令观众们颇多感慨。
“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家风就是正直跟守法。”台北杂货食铺,老板捧出从大陆带来的田氏家训影印本,话语坚定。
“年份不到不能卖。如果有人要走偏锋,现世的报应是很快的。”世代制售金华火腿的生意人认为。
台湾企业家黄梅邨表示,父亲崇信儒家思想,常说一句话:我们不做我们不要孩子做的事……
朴实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对“家风”的独特理解,折射出普通百姓内心深蕴的家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电视机前的人们。
“观众反应远超我们的预期。网上评论、点赞,都是海量的。我每天遇到不同的朋友,都会热烈谈论,还给我支招:怎么能做得更好。”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告诉记者。
短短几天,众多门户网站都在醒目位置链接了节目视频,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亿计,仅在“央视新闻”微博中,网友点赞就达60多万条,跟帖评论成千上万。
很多人开始寻找、追问自己的家风,并收获了惊喜。
“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横批:宜家受福。舅姥爷写的对联,也是我们的家风。”“老妈常说:快活钱,管眼前;血汗钱,万万年。我家世代这样做,应该算家风。”还有人贴出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五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告诫与期待……
“家风是什么?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我们在问自己。”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表达了众多观众的心声。
“追问家风,就是寻找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
2014年1月中旬,距春节只有不足半个月时间了。杨华还在苦苦思索着今年“新春走基层”的主题。
走基层,就要贴近民生、反映民情,决不做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在合家团圆的喜庆氛围里,什么样的采访最为契合,又最有力量?节目主题怎样扣住亿万国人的现实关切,触碰应该触碰的“社会痛点”?
渐渐地,一个词在她脑海中浮现出来:家风。
春节最鲜明的概念是“家庭”。家风则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内涵。今天,如何引导全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应对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正是媒体不容回避的责任。从“家风”入手做文章,恰能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通过观众的参与,传递丰富、朴实、真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方案很快成形:沿用2012年以来的街头随机采访形式,派多路记者深入各地,问家风,聊家训。
正式启动前,新闻中心先组织记者进行了小规模试采。返回的结果令策划编辑姚勤直挠头:面对记者的直接提问,受访者大多回答得干巴、空泛,甚至摇头走开。
“家风”无形,突然被问到确实难以理解。怎么办?节目组设计了六个必问的细化问题。“父母对您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您最想教给孩子的道理是什么?”“您家决不允许做的事有哪些?”……在发给每位记者的《采访手册》上,这些问题连同其他细节要求被一一列出。
真实性是节目组一再强调的至高准则。为了确保节目真实鲜活,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副台长孙玉胜提出了拍摄的“五条硬要求”——“框进去”,镜头里既要有采访对象,也要有记者;“动起来”,跟着采访对象的动作和内容跟踪拍摄;“长镜头”,镜头尽量不要断,连续拍摄;“有对话”,要有记者与受访者的对话与互动;“少静态”,不要让采访对象坐下来,变成“访谈”。
几天之后,由央视31个国内记者站、13家海外记者站以及北京本部记者组成的95路采访小组正式行动起来了。十几天里,他们奔走在庙会集市、车站社区、乡村山寨、边关军营,足迹遍布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刘超,央视地方新闻部编辑,1988年出生的她放弃回老家安徽休假,留在北京采访。每天早晨八九点出发,辗转奔波到下午,紧接着听录音素材、摘录出精彩片段上报编辑组、配合后期制播。每天总要忙到半夜两三点,睡不了几个小时。
一则则鲜活的素材通过刘超和同事们汇总上来,经过精心选编,与观众见面。其中,保留了不少“神回复”——自称“耙耳朵”的重庆老大爷、“爸爸每周打我一次”的小朋友、“我家风很大”的答非所问……目的就是“真实可感,鼓励讲真话”。
海量采访、精心选编,造成了极高的素材淘汰率。各路记者共采访4000多人,视频素材长达175个小时,而最终得以播出者只有百余人,平均采用率不到1%。但,他们仍觉得值。
“观众的关注是最大的回报。另外,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颜色和味道。一次次采访,就像一次次照镜子,让我反思:我有没有让父母失望?是不是无愧于我的家风?”刘超说。
这种“反思”,也正是杨华希望传达给观众的东西——“追问家风,就是寻找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我们采访的有些人没有当场给出回答,但回头会思考;有些观众对我们采到的回答不满意,但会去总结自己的家风,这都是一种触动。只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的努力就有意义。”
“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建设新型家风”
作家冯骥才72岁了,正逢本命年。春节前夕,98岁的老母亲亲手为他做了条红腰带,绣上“马年大吉”四个字。冯骥才每天都把它系在腰间,提醒自己“获得爱,传递爱”。他对央视“家风”之问很赞赏,也由此产生了新的思考。“从大家的回答看,传统文化的根还在百姓心里。关键是怎么把它积淀下来的正能量发挥出来,由家庭带到社会,由社会再回到家庭。”
文化学者张颐武也对“家风是什么”的讨论印象深刻。他认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弘扬好的传统家教,汲取《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典籍中的有益成分,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
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邹广文看来,家风本该是一个人人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但很多人感到难以回答,这体现了传统和现代未能有效对接的缺憾。“文化是一条河,我们从过去游向未来,不能割裂上游和下游的关系。”他强调,要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建设新型家风,一面守护传统美德,一面适当弘扬现代成分,比如家庭民主、社会责任、进取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等。
“今天的家风建设,应该站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开展,在开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基点上谈家风;要融入现代精神,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世故的成分,提倡创新与个性。我们需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不是独善其身的‘私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肖川指出。他还认为,建设文明社会需要自下而上的努力,也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如果一个社会的党风政风、法制建设不好,家风也很难有正确的方向和发展后劲。
令杨华念念不忘的,是香港音乐人黄国伦的家训——人要勇敢,忠于自己,不枉此生。正是这句话,鼓舞着黄国伦坚持梦想,在绝望的边缘创作出了歌曲《我愿意》,从此打开了全新天地。节目中,他弹起吉他,轻轻哼唱,音乐中流淌出梦想花开的声音。
“这种对理想的坚持、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家风的时代性。只有积极创造、勇于奉献,才能‘不枉此生’。”杨华感慨。她告诉记者,对家风的追问还将以适当形式继续下去,以期找到以家庭为基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让“正能量”随着优良家风进入每个人内心,助推每一步前进。(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