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新春走基层

    山东文登:新春农家增收忙

    赵秋丽 王汝辉 王波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2日   04 版)

        “正月里来是新春。”走进山东文登乡村的“春天里”,到处一派火热的“忙春图”。

     

    冬暖大棚为“红”忙

     

        走进高村镇沙柳村路边的西红柿大棚,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现在大部分西红柿还没成熟,月底就能陆续上市了。”正在大棚里忙活的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员王建华一边说着,一边找了个熟透的西红柿递给记者,“不用洗,尝尝鲜。”

     

        记者咬了一口,酸甜的果汁沁人心脾。与普通西红柿相比,沙柳西红柿沙瓤绵软、酸甜中带着独特的清香。“难怪3公斤一盒能卖到近百元,果然名不虚传!”记者不禁感慨。

     

        谈到沙柳西红柿口味独特的“秘诀”,王建华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的西红柿不用化肥,而是用大豆、花生、玉米做肥料;授粉不靠人工,而是靠蜜蜂;除虫不用农药,而是用黏虫板,杀虫灯;浇水时要掺一些牛奶,开春柿子成果后就开始定期向叶面和果子喷洒牛奶。”

     

        “我们的西红柿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可追溯生产过程,吃着绝对放心。”听说记者来了,合作社理事长时述忠也从自家大棚赶了过来,“我们一直按照绿色食品执行标准进行操作,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09年注册了‘沙柳村西红柿’商标,我们还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西红柿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管理,被全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委员会国际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列为指定西红柿生产基地。”

     

        “年前就有大批客商来‘抢’订单了,北京、济南的都有。”谈起销路,时述忠很是自豪。“再等10来天柿子红了,这样一个半亩的大棚,最少能收入4万元。”时述忠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已有105户加入了合作社,冬暖大棚发展到90多个,面积60多亩,一年可为村民带来收入500多万元。

     

    玩具大镇炕头忙

     

        热乎乎的农家炕头上,三五个妇女相围而坐,有的剪裁布料,有的给玩具填充着丝绒,炕上、窗台上、地上,处处堆满了各种大小不一、式样各异的半成品玩具。这是玩具生产大镇——界石镇的“常景”。

     

        “在家里加工玩具,地里的活计没落下,家务活也没耽搁,去年一年我挣了1万多元!”青庄村村民吕贵香告诉记者,加工玩具不需要特别难的技术,也不像上班那么受约束,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就可以干,真是适合农村妇女们增收的一条好路子。

     

        玩具产业一直是界石镇的特色产业,为把这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界石镇加快培植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龙头带动,多家玩具企业为主体、加工点为纽带、农户家庭加工全面参与的玩具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全镇玩具产业的发展。

     

        目前,界石镇已经形成了以泰迪、万得工艺品等18家骨干企业为主体、62个加工点为纽带、全镇70%的农户参与的玩具产业集群。去年出口创汇额有3000多万美元,直接带动了农户的“炕头”加工业,为农民年增收2000多万元。

     

    “乡下车间”订单忙

     

        宽敞明亮的彩钢瓦厂房,30多台电动缝纫机分两排整齐排列,这是记者在张家产镇车卧岛村云鑫绣品厂看到的场景。厂长迟麦告诉记者,又有一批订单下来了,过完十五就要开工,工人都是村里四五十岁的妇女,在家门口上班,每月都能收入2000多元。

     

        文登是著名的“鲁绣之乡”和“中国工艺家纺名城”,家纺产业是文登的传统产业。近几年,文登家纺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劳动力成本,不少企业已由劳动密集型成功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但是一些低端生产环节仍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手工制作。为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同时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文登大力实施“家纺下乡”工程,鼓励家纺企业把简单易操作的工序下放到农村。云鑫绣品厂就是由文登家纺龙头企业之一的云龙绣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乡下车间”。

     

        村民们告诉记者,“乡下车间”充分尊重农村妇女的意愿,上班时间由自己掌握,干多干少全凭自愿,甚至在哪里干活都由自己选择,而且从不拖欠工资。“现在吃完饭就想着往这里走,既有收入,在一块儿还挺开心,都觉着挺好的。”迟麦说。

     

        一个个家纺“乡下车间”,让昔日“农忙围着田头转、农闲守着牌桌转”的农村妇女成了务农做工两不误的“两栖农民”。目前,文登农村已建立起200多个家纺“乡下车间”,80%以上的村设有绣品加工点,45%的农村家庭受惠于这一产业,10万多名农村妇女年挣加工费6亿多元,家纺产业成为全市最大的富民工程。(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王汝辉 王 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