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7日 星期五

    新春走基层·瑞雪兆丰年,万里好河山

    “农业工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河北藁城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掠影

    何东平 耿建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07日   04 版)

        2月3日,大年初四,河北藁城。明媚的阳光中依然有阵阵寒意,记者在河北建投石家庄(藁城)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感受到的却是温暖如春。这里,一排排现代设施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头,一队队游人纷至沓来。不远处,农业工人李素萍正在热情引导着来客。

        蹲在大棚内的田垄上,记者与李素萍攀谈起来。“以前自己种地,技术没保障,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自从现代农业观光园大棚建起来以后,俺把自家的地全都流转给了观光园,一亩地每年有1500元的租金;在这里打工,每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一年下来就有三四万元的收入。”李素萍愉快地说,“在专业技术管理员指导下,俺学到了很多科学种植技术。像俺这样在这里打工的,附近村里就有好几十人,收入都不错。农业工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从李素萍灿烂的笑容里,记者感受到她对当前工作和生活的满足。谈起农用地膜使用情况,记者向李素萍介绍说:“现在已经研制出一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推广后可彻底解决‘白色污染’。”李素萍说:“那太好了,俺们还不知道这一信息,就盼尽快推广到俺们这里!”

        在李素萍的带领下,记者连续参观了几座蔬菜、瓜果大棚。李素萍介绍说,观光园现在共有86个设施大棚,依靠科技种植巧打“时间差”,一年四季都能采摘。现在正在采摘的有西红柿、苦菊、水萝卜等20多个蔬菜品种,还有桃、西瓜、草莓、无花果等五六个瓜果品种将在今年5月上市。

        随后,记者又来到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四园一厅”,这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枇杷、木瓜、香蕉、人参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让人大开眼界,铁树、龟背竹、绿巨人等大型植物生长茂盛。“以前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的植物,现在走10多公里就能看到,现代科技真是了不起。”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张女士感叹道。

        记者了解到,石家庄(藁城)现代农业观光园现已成为集农业生产、科技创新、成果示范、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省一流高标准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今年春节期间,每天吸引游客千余人。

        参观完现代农业观光园,记者又驱车来到5公里外的藁城市杜村绿色蔬菜示范园。走进大棚,只见这里的西红柿不仅个头儿大,而且色泽非常红润。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介绍说:“这是我们在藁城市农业局技术员的帮助下,新引进的富丽和瑞星两个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口感好、耐运输等优点。你看,这些西红柿马上就可以上市了,按现在的行情,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西红柿大棚里,一块块悬挂着的黄色、蓝色粘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我们刚引进的物理防虫技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吸引它们飞向粘板,能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看到记者好奇,正在干活的工人支利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大棚里的科技含量可高了,地下埋有微喷灌管道,外面有自动卷帘机,棚里有微电脑自动控制,旱了自动浇水,还能精确掌握水量,卷帘机根据温度自动升降草苫。我们干的活就是合合闸,给西红柿打打叉儿,可轻松了。”

        据了解,2010年,杜村成立了藁城市禾苗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建设新式温室大棚,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共流转土地1128亩,建有400多个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和3个育苗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现在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650多户。“合作社为每一个社员提供担保,信用社提供5万元贷款,镇里一个棚补贴1.5万元,让这些农户顺利地把棚建起来,建成后种植西红柿,一亩地能收入2万多元。”高素娥说。

        还是那片土地,还是种植蔬菜,新品种和配套标准化技术的应用,使一亩大棚的年收益由几年前的三五千元变成了现在的一两万元。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藁城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这次到基层,我们没向当地打招呼。离开藁城后,记者才拨通藁城市委书记王普增的电话。王普增在表达遗憾的同时,向记者介绍了全市现代农业总体情况:藁城是国家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市)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总产302万吨,产值超过65亿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直稳居河北省首位。

        “下次来一定要给我们打招呼,亲口尝尝我们的农家饭!”电话中,王普增热情相约。(本报记者 何东平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