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也就是中山大学的夏季学期(小学期),民俗学专家刘晓春教授和我,带着中文系调研组(1名硕士生,10名本科生)进驻东莞莞城,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
对这一次调研,同学们虽有些忐忑,但我内心淡定。我深知同学们的底子:他们天分高,领悟力强,又经过写作的强化训练,功底扎实,知识积累丰富。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始,黄天骥老师在中文系首推一年级写“百篇作文”(最开始是150篇,后固定为100篇),后来扩展为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及百篇古文背诵,三年级学年论文,四年级毕业论文,实行全程导师制,实现了系统、实用、因材施教的教育“三结合”。百篇作文等写作训练及全程导师制坚持到现在,中国大学的中文系,独此一家。有此传统,我想,中大培养出来的中文人,一定有其过硬的基本功。只要适当引导,同学们便能迅速进入实战。
采访期间,所有的受访人名单,由老师设定。我设想,采访一定要深入民间。名单设定之后,由同学们的大师兄协助我联系,具体的设问及采访则由同学们自己做主——搜集受访人的资料、准备相关的采访提纲。大方向由老师定,具体问题同学们自己解决。每一次采访前,师生共同商量采访角度及斟酌每一个采访问题;每一次采访后,交流采访心得,老师总结采访的得与失。随时调整,随时应对。用的是“笨”办法,“笨”在实打实。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除了吃饭与短暂午休,其余的时间,都是工作状态。每一天,同学们要去采访不同的陌生人。对于这些在网络上如鱼得水的人,手机“长”在手上的新新人类来说,要面对面采访一个个陌生的“地球人”,非常难。第一天,我们采访自力更生的残疾人,可想而知,一定问不出“故事”,同学们垂头丧气。我给他们上了一堂简短的文学课:文学能通过察言观色看到人的性格,文学能透过眼神看到人的内心,虽然受访人的嘴没有告诉你故事,但他的眼神及身体语言讲出了自己的故事。道理通了,同学们的采访就慢慢顺了。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民间的善意。我们的学生,其实都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我能理解他们面对陌生人时的羞涩与不安,但受访人的热情,化解了同学们的忐忑。是善意,让同学们的青涩之举顺利完成。
同学们从这次调研中,得到智、得到强、得到独立。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吃苦耐劳之能,比之前辈们,总体上确实要打些折扣了。出于风险等因素考虑,家长与学校愿意让学子们宅在家里、宅在学校。学子们不缺书本,但缺社会实践,他们不缺了解现实的渠道,但缺乏对历史与传统的敬畏。他们的网上反应能力敏捷,网下反应能力有待磨炼。他们新锐有余,但厚重不足。经过此番经历,他们必有所获:体会文学对内心及精神的塑造有多重要;体会到方言对乡愁的重要意义;体会到民俗在传统文化里所占的重要位置。自己有所获,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实践教学实实在在的收获。
于我个人的体会,其实可以化为两个字——谢谢。谢谢这些少年,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让我看到家国的希望所在。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