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夹起一个饺子,握筷子的手有些颤抖。看着热腾腾的饺子,这位58岁的汉子眼睛有些湿润:“快过年了,这是团圆的时刻,我想念我的儿子。还好有我的‘崽女’一直陪伴在身边。”
在老郭身旁,坐着他的妻子,以及16户和他们一样不幸失去了独生子女的家庭。1月22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一场特殊的饺子宴让他们齐聚一堂,也见证了湖南首个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帮扶失独家庭项目“温心家园”实施一周年。
在吃饺子前,为了给大伙儿增添“年味”,部分失独家庭的父母踊跃登台,表演了自发编排的合唱节目。老郭则端起相机,从多个角度抓拍“演员”们的精彩瞬间,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参与帮扶项目的全职社工,90后助理社会工作师卢琦和她的男生同伴韩伟伟,是17户失独家庭共同的“崽女”。特殊的亲情身份和深入经历,让卢琦更能清晰地刻画出失独家庭父母的内心轨迹:“我还依然记得第一次敲开郭叔叔家门的时候,他不和我们讲一句话,有些自闭。”
其实,老郭之前并不是一个孤僻内向的人,相反,他性格开朗,喜欢做很多事。直到2012年9月24日这天,老郭的儿子因心脏病突然离世。长到28岁的孩子,说没就没了。老郭说,儿子刚出事的几个月,老两口每天在家里抱着哭,“从那之后非常排斥外人,只要听到人们说起‘儿孙’字眼,就揪心地痛”。
现在,随着社工“崽女”渐进式的精神与物质帮扶,老郭尘封的心扉慢慢打开。平日里,社区有什么大的活动,他一般都会跑去担当义务摄影师。在一些“敏感”的节点,夫妻俩也基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为了让失独家庭更好地从阴影中走出来,雨花区率全省之先,在下辖圭塘街道创新试点,从2013年启动“温心家园”社工服务项目,由财政出资33万元,从长沙仁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并斥资15万元设立专项救助资金,通过每月每户至少两次的专业社工深度家访、热线服务、艺术治疗互助小组等个性化服务,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人文关怀体系。
一年来,在“温心家园”里,老郭的改变有目共睹:他去年7月迷上了摄影,还和老伴养了一只毛茸茸的宠物狗。老郭说:“我们还算幸运的,有政府和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在饺子宴即将结束之时,老郭兴致渐高,他举起茶杯,对着大家许下了自己的新年心愿:希望中国所有的失独家庭,能携手面对一切;希望全社会能共同关注、关心失独家庭;希望触及失独家庭伤痛的现实问题,包括养老和医疗,能从制度上“马上解决”。
(本报长沙1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网记者 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