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马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派出40多位记者,奔赴祖国各地,走近各种岗位——
他们将记录春运一线的繁忙有序、采写种粮大户的丰收喜悦、追溯年俗文化的深厚渊源、反映社情民风的悄然变化、回访“最美”人物的节日生活、描摹边防官兵的戍国风貌……
本报自今日起陆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专版,包括“看民生”“在一线”和“中华文化溯源·新春特辑”等数个子栏目。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生产和生活中去。
“龚记者,有时间过来走走,崔壁村跟两年前不一样了。”经不住村主任张学良的再三邀请和自己的好奇心,1月17日,时隔两年,我又一次走进了这个小村子——山西运城绛县崔壁村。
两年前的首次造访,崔壁村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萧条、落寞、缺水,唯一让人温暖的,就是淳朴敦厚的乡亲的笑容与勤劳。
但这更让人鼻子发酸,人,最怕产生感情,一旦有了感情,越是不愿想起,就越牵肠挂肚。村里有没有打出出水的井?鹏飞家的新房子盖起来了没?进村的水泥路修得怎样了?乡亲们种的大葱有销路没?这些问题,我都迫切想知道答案。
曾经沉寂的村子变得活泼欢乐起来了
到达崔壁村已是下午6点多,天色渐晚,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把村子照得通亮。路也好走了,结实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鹏飞家也修了好几间大房子,气派的门楼取代了两年前的木栅栏。
吃过晚饭,鹏飞要带我出去看看,说会有惊喜。我将信将疑地跟着他出了门。
咦,哪来这么动感的流行音乐?循声往前走,只见前面水泥路上10来个妇女正跳着舞呢。虽然舞姿不是很熟练,但都跳得带劲儿。更有趣的是,男人们也都赶过来欣赏舞蹈,有的也跟着扭动起来。
鹏飞早打听了:“村里妇女主任王育玲是幼儿园教师,看村民们农闲时没事儿干,自己先学了,主动教大家跳。”
回到家,鹏飞妈竟然也跟着电脑里的视频学习舞步。一个广场舞让曾经沉寂的村子变得活泼欢乐起来了。
“跳跳舞,既消磨时间,还健身。”鹏飞妈说,以前爱打麻将的人也不打了,来跳舞了。才跳了不到一个月,男女老少都参与进来了。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大伙儿在家里还继续练,学得可快了。
难怪张学良想在村里建个文化广场。照这个发展趋势,跳舞的人要把马路占满了,非得给他们准备个场地不可。
“文化广场就建在村子中间,不仅可以用来跳舞,还要配置一些其他娱乐设施,比如篮球场、下棋室等。过年还可以舞龙舞狮,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张学良说,通过开展一些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把全村人的心凝聚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勤劳肯干,就不怕富不了”
缺水是崔壁村致富的“拦路虎”。虽然生活用水基本解决,但要发展种植业仍是个大问题。靠天吃,靠不住,遇上干旱,孩子上学几百块钱的生活费都交不起。
可喜的是,这两年,在县里的支援下,村里又打了两眼井,解决了农作物灌溉水来源的问题。
“打这两眼井的时候,村里的劳动力都回来帮忙了,在外面打工一天能赚100多块,回村打井只是管饭,但大家都干劲儿很足,200多米深的井,十几天就能打好。有了井水,可以在家种植蔬菜、苗木,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张学良激动地说起当时的情形。
井边上有个“XFJ”的标识,还没问,鹏飞就抢着说:“这是‘幸福井’。在这里,一口水井就能给村民带来幸福。”
沿着环村砂石路一直走着,路边庄稼地里,有种玉米的,有种山楂树的,也有培植绿化苗木的,都不成规模。
“唉!”张学良的一声叹气打破了沉寂。“崔壁村底子薄,致富路任重而道远。当时乡亲们请我回来当村主任,我也想带着大家都富起来。前两年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弄好了,修了路、打了井、安了水管、装了路灯,接下来,要找好项目,大家一起做,只要勤劳肯干,就不怕富不了。”
张学良自1992年起就在绛县做生意,早已衣食无忧。看着这位年过半百的村主任为村民的致富之路操劳,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百人百性,老百姓什么性格的都有。申请低保、参加新农合、修路,讲得很清楚的事情,最后还要闹不停。”当村主任两年多,张学良感言,最难的是,老百姓凝聚力不够。这也是他执意要建一个文化广场的原因。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村子里转悠,有一户人家特别热闹,于是,拐进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几家的主妇凑在一起搓麻花。崔壁村有年前炸麻花的传统,几家人轮流帮忙,干活又快又乐呵。
路边卖猪肉、卖花生的,吆喝声不断。张学良也忍不住买了一大块猪肉:“这是村民自己饲养的,绝对好吃又安全。”不一会儿工夫,一头整猪连骨头带肉都卖完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记者站在村中马路上的感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范鹏飞接着描述村民的生活状态。
虽然乡亲们依然不够富裕,大部分青壮年得外出打工谋生,留守儿童散居在这寂静的村落,老人妇女守在家乡的土地上耕作,还有医疗、教育、养老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仍无法改变这里是他们最美的家园,更何况这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本报记者 龚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