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7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加盟厦门市的6家三级医院,此举意味着厦门市卫生系统全面启动“双主任”机制。
何谓“双主任”机制?厦门市卫生局局长杨叔禹介绍,该市的公立医院、驻厦部队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的重点专科和规划建设的重点专科,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特聘主任,赋予其全面管理受聘科室的权力,包括人事安排和经济开支。同时,为配合特聘主任开展工作,医院选聘本院专家担任“执行主任”,负责管理日常工作。
“实施‘双主任’机制是被‘逼’出来的方法。”杨叔禹坦言,厦门地缘优势和学术影响无法与“北上广”比较,所以引进医疗专家资源很是困难。
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承担不同的医疗任务,其中的三级医疗机构集中了我国的优势医疗资源,而北京、上海等地更是集中了国内多学科的领军人物。
因此,杨叔禹认为,引进高端人才,不仅是为了多看病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厦门建立在国内叫得响的专业团队,提升厦门的医学水平,让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疑难重症患者得到有效诊治。
李小英,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的副所长、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临床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是厦门市卫生系统启动“双主任”机制后聘任的第一位专家。从2012年受聘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室开始,他每两周来厦门一次,每次2至3天,全面参与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等工作,并出半天门诊,且对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的建设、管理、业务发展作出全面指导和精心安排。在他的领导和规划下,学科逐步细分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等几个亚专科,每个医生的专业定位更精准。
“我的家人都在上海,让我完全放弃上海的工作来厦门是不现实的。”李小英表示,“双主任制”能在不改变现状的前提下,给受聘者一个新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抱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说,“双主任制”缩短了打造人才的周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目前已有三个科室实施这种机制,门诊量和住院人数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
杨叔禹介绍,为推广“双主任制”,厦门市卫生局借助《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决定在全市三级医院推行“双主任制”学科共建管理新模式。
目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等7家医院共推出23个学科共建岗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根据厦门市三级医院首批推出的“双主任制”学科共建岗位,及时分解到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等6家直属医院,现已推荐并实现双方对接的学科19个,推荐双主任人选20名。(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