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一些入学率低的学校被迫关停并转时,南京抓住契机办起“小班化”教学。如今,当年岌岌可危的学校因探索“小班化”教育而成功嬗变。南京“小班化”教学从最初的几个试点学校,发展到全市100多所学校,覆盖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南京通过“小班化”教学这把金钥匙开启了教育现代化的大门。
十年:“小班化”教育的改革之路
从2001年开始,南京在市区14所小学试点“小班化”教育。“小班班级人数在25人以内,老师的精力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的课堂效率提高了。”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永军教授说。首批试点的几个学校,很快显示出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更多家长开始把目光聚集到试点学校上来。
2006年,南京市教育局成立“小班化”教育研究所,发动各学科教师参与实验工作。2009年3月,《南京市“小班化”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出台,比照大班规定班额,补足小班的经费。同时,南京还要求区(县)教育局给予“小班化”教育学校经费倾斜。“这种‘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为实验工作解决了资金难题。”南京市“小班化”研究所所长汪笑梅说。
经过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全市“小班化”学校已由当初的14所增加到132所,近40%的小学和20%的初中推行了“小班化”教育。
精致: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
曾有教育家忧心地说,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时候,在价值判断上优先了物质,滞后了精神,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人本主义的消隐和人文教育的缺失。认真反思后,南京市教育部门决定从基础教育阶段就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在“小班化”教育中尤其突出。
漫步每所“小班化”学校的校园,你会发现,尽管面积不大,但布置得非常精致。珠江路小学的“墨韵”文化墙,用名家集字雕刻着经典的诗词歌赋;在教学楼的一至四楼,还布置了“国学文化墙”,分别以笔、墨、纸、砚为主题,展示国学精粹,文房四宝。
“我们以往重视‘有用之用’,轻忽‘无用之用’。”吴永军说,“而小班化教育却颠覆了传统的教育逻辑,将‘无用之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感受到人文关怀之美,这对学生健全人格、审美素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终身受益。”
专注:“关注每一个”的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曾说:“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南京深化“小班化”教育内涵,从适性教育出发,提出“关注每一个”的教育理念。
在南京市青云巷小学采访时,记者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蓝色的小本子。四年级的白琦鑫告诉记者:“这是‘袋袋本’,我们每门课都有一本。”记者翻开这个小本子,每张纸上都有四栏,分别是“学习中,我发现”“我想问”“我探究了”“自我评价”,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老师或用红笔对学生好的想法画上五角星,或回答问题,写一些鼓励的话。
“老师根据学生的疑惑进行备课,这保证了课堂不是‘满堂灌’,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想听的。”校长刘敏说,“小小的‘袋袋本’催生了三个课堂之变:教育思维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导’,教育内涵由‘传授知识为主’变为‘问题导学为主’,教学形式由‘关注群体’变为‘既关注群体又关注个体’”,并且“小班化”教学也改变了以往用考试成绩划分学生优劣的现象,刘敏告诉记者,每到学期末,学校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这比考试、打分更人性化。(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