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1月12日电(记者夏静)在1月10日颁出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湖北揽下30项国家科技奖,获奖数位居全国第四。其中,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等单位首创的“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成果已率先应用于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据统计,这已是湖北连续三年在国家科技奖的角逐中,稳居第四位。
在30项获奖成果中,近20项成果由高校科研团队主持或参与完成,重点高校成为湖北获奖的主力军。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武汉大学共有包括生命科学学院杨代常教授主持完成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等8项成果获奖,华中科技大学有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教授等“热休克蛋白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环境应激和疾病中的作用”等4项成果获奖,在全国高校中分列第四位、第五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也在此次国家科技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凭借陈奎生教授团队领衔的“冶金高频液压控制伺服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科教大省湖北的科技潜力得到不断释放,2010年获奖43项,2011年获奖44项,2012年获奖35项。2013年湖北共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621项,登记技术合同1490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1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