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号注意,我是‘北京’。15公里降轨控制10分钟准备!”2013年12月10日21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嫦娥三号任务总调度张锴发出15公里降轨控制准备口令的情形给人印象深刻。“我是‘北京’”是张锴在任务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了解到,嫦娥三号任务准备期间,张锴日常的工作就是同参与研制嫦娥三号卫星的各科研单位沟通协调,根据整体任务进程安排北京中心的各项相关工作。在这次发射任务中他担任了总调度,负责各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和测控中心测控信息的调度指挥。这是整个飞控大厅里最忙碌的岗位之一。从信息沟通,到命令发布,大大小小的指令张锴和他的团队每天要发出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就像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神经系统一般维持着整个航天城的运转。
“我们北京中心相当于整个任务的神经中枢。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要汇总到我们这里,地面的指挥人员要从这里进行决策、指挥,技术人员也都从这里对航天器进行控制。我们则要根据指挥决策和任务计划调度各岗位开展工作。任务中的每一个岗位,无论身处何处,在大洋或者是深山,都会听到我们的声音。”
在调度台上,除了记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和工作计划,还放着一盒快要吃光的润喉药。作为一名调度,必须有一副金嗓子,保护好嗓子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调度工作就是按照计划喊喊口令,但要把这简单的口令都准确、及时地下达给相应的岗位,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想当好调度就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任务通”,要熟悉任务测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秒会发生什么都要十分了解。
说起担任嫦娥三号任务总调度的感受,张锴坦言压力很大。他说:“嫦娥三号是首次落月,技术全新、状态复杂,风险很高,我们要具备随时处理各种风险事故的能力。”
张锴介绍,航天器如果发生异常,每一秒都有可能决定着任务的成败,怎样在第一时间下达准确的口令,启动正确的处置程序,这是容不得一点闪失的。“拿这次任务来说,航天器在月面着陆以后会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月球车与着陆器的分离工作,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密切关注进展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我必须迅速了解处置方法,然后发出口令,通知发令的具体岗位。”张锴告诉记者,让他把这个指令发出去,大概四到五个步骤,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正是因为张锴的出色表现,这次嫦娥奔月,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做到了零失误。(本报记者 袁于飞 本报通讯员 李 楠 祁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