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教育是民生之首,梦想能否成真,人生能否出彩,根本在于教育,教育改变人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就显得尤其重要。
杨银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意义也在于此。教育公平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它是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的体感温度,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就要保障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是以发展促公平。到2011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4.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30%。二是以资助促公平。国家助学体系实现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覆盖,努力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所有学生学杂费,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低保家庭学生免费;同时,对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目前还有12个省份对所有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在普通高中方面,2010年以来建立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覆盖20%的学生。在高等教育方面,形成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在内的完整的奖助体系,其中的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覆盖20%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高校“绿色通道”先入学,再缴费。三是以项目和政策倾斜促公平。向特殊群体倾斜,对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从最需要帮扶的地区做起,坚持从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做起,不断拓展教育公平的内涵,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前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呈现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
记者: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杨银付:对。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然薄弱;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以上这四方面问题的存在,既有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原因;既有历史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老矛盾叠加,各种因素交织。在我国,促进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记者: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实现教育公平面临的现实课题。
杨银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关键要聚焦困难群体,解决他们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全程促进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发展。要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设计与政策衔接。要解决好残疾人教育问题。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使残疾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补短板,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补短板”是针对性强、见效比较快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办法。向薄弱学校倾斜,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关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总体部署,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3至5年的时间,使这些地区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使学校教室坚固适用,符合抗震、消防等安全要求;配齐教学设施,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地等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配齐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等基本满足义务教育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就要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均衡、生源均衡等方面着手,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要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快推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重点抓好大城市的择校问题,破解择校难题。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可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