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山东青岛创新驱动战略

    筑巢引凤 深耕蓝海

    刘艳杰 朱 楠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2日   01 版)

        近日,备受瞩目的“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开工。这是继“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之后,落户青岛的又一个“国字头”涉海项目。

     

        今天的青岛,同时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是全国唯一一座“双试点”城市。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8家,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要打赢创新驱动这关键一仗,首先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摆脱‘不愿改’的思维,战胜‘不敢改’的顾虑,突破‘改不动’的困境。”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说。

     

    人才、项目纷至沓来

     

        随着青岛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高端创新技术人才和高精尖项目纷至沓来。

     

        “我们的‘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公布没多久,就有300多人报名,有院士、泰山学者,还有不少海外高端人才。”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介绍,去年底,青岛市启动包括16项重点人才引进培育的“英才211计划”,将在10年内引进200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发专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100个领军型科技创业创新团队。落户青岛的创新领军人才可获50万~4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30万~100万元安家补贴、1000万元以内的担保融资贷款。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近3年时间里,青岛先后引进中科院生物能源所、光电所和一批基地建设,夯实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形成了中科院驻青“2所+5基地”体系;引进了中船重工710所和725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也先后落地。

     

    瞄准短板,提高成果转化率

     

        “受各种因素制约,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规模偏小,需要下大功夫,尽快改变研发和产业‘一长一短’的状况。”面对记者,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直言积弊。瞄准短板,青岛将2013年确定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年,以“技术市场、孵化器、科技金融”为着力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青岛建设了规范的、功能完备的技术交易市场,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交易服务平台,同时扶持民间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使之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角。

     

        同时,青岛全面启动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建立“企业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辅导体系。全市已建和在建孵化器面积达71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900家。青岛莱西“金妈妈”现代种业孵化器负责人周玉忠说:“过去我们是一家小种业公司,现在我们已拥有多个全国占有率第一的蔬菜种子品种,还成立了蔬菜种业战略联盟。”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青岛市充分利用政策,打出“拨、投、贷、转”的科技金融“组合拳”,带动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培育。这种创新模式,用1亿元财政资金,可以带动10亿元社会资金,撬动100亿元银行信贷。

     

    深耕蓝海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青岛坚持以蓝色为引领,走新型海洋经济发展之路。

     

        目前,该市正全力打造“一谷两区”三大平台:蓝色硅谷,以打造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实验区、青岛东部滨海科技新城为目标;西海岸经济新区,以打造国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国际航运枢纽为战略定位;红岛经济区,以中科院光电院等8大生产研发基地和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园区为依托,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

     

        结合科技优势,青岛的海洋工业向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今年春天,亚洲最大的海上油气综合平台——“荔湾3-1”陆地组块在青岛完工;亚洲第一的“深潜号”深潜水工作母船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主持的“海洋寡糖”转化生产基地拔地而起……

     

        立足海洋优势,青岛的现代服务业也向深蓝挺进——以前湾港、董家口航运枢纽为核心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业生机勃勃;以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滨海蓝色旅游业前景如画。(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朱 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