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南昌市的经济开发区港口大道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单位——南昌监狱。这里的管教干部在对服刑人员依法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让一份对“人”的尊重和特殊的关怀像阳光一样穿越高墙,洒入犯人们的心灵。
公平公正、阳光执法,南昌监狱的管教干部们用自己的言行,在教育感化服刑人员的同时,也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在南昌监狱副监狱长熊国辉的办公室里,挂着一面绣有“无私帮助、教育有方”金黄大字的锦旗。这面锦旗的背后,有着一个并不平凡的故事。去年7月的一天,四监区副监区长胡越峰发现被判处死缓的服刑人员李某经常长吁短叹,情绪很不稳定,于是多次找机会和他谈心,才知道原来李某的儿子参加了高考,而且成绩达到了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了解这一情况后,胡越峰与监区长孔令海一方面做好李某的教育疏导工作,一方面立即向监狱领导汇报。在熊国辉副监狱长的安排下,管教干部及时和有关慈善机构进行沟通,并向李某的弟弟等亲属告知向慈善机构申报及递交帮扶材料的具体程序。在开学前几天,李某儿子终于得到了“金圣助学基金”资助,解决了燃眉之急。李某的弟弟代表家属,将这面锦旗送到了监狱。
能否实现从监狱改造到社会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是监狱改造罪犯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南昌监狱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活动,着力增强服刑人员就业谋生本领,使他们在接受改造的同时,可以选择参加涵盖缝纫、烹饪、工业民用建筑等10多个课目的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还能拿到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通过掌握技术专长,许多服刑人员顺利完成由“监狱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近3年来,南昌监狱举办各类培训15期,培训1310人次,刑释人员获证率97.1%,开展就业推介活动13次,有300多人从“监狱门”迈入“厂门”。
“这些年,通过管教干部的认真工作,我们成功改造了一批又一批服刑人员,使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也让许多悲观厌世的服刑人员重拾了生活信心。”南昌监狱监狱长汪擘自豪地说。(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刘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