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在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粗放型的城镇化在给城市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住房紧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城市特色缺失等城市问题尤为突出。
30多年来,我们的GDP每年平均都按10%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国家都有20多个亿平方米新建建筑,这相当于半个纽约那么大。我们的城市变化也是相当惊人的,以深圳为例,从1979年到2013年,面积增加了几百倍。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高铁、航空、桥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普遍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也出现了很多抄袭现象,建筑风格奇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大拆大建。
那么,新型城镇化的建筑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应该以节能环保、资源集约、生态宜居、城乡统筹和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讲究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同时,新型的城镇化应当注意传承自身文脉,彰显自身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归根到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后,我们对城市建筑有什么要求呢?我们的建筑应该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提升建筑质量,让市民能够平等地享受舒适的宜居环境。我们的建筑应该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集约,环保低碳,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建筑设计应该结合当今中国国情,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的道路,既中国又现代。我们的建筑应该充分应用时代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也要结合国情应用本地适宜材料和技术,全面提升建筑质量。
以人为本、坚固、实用、美观是建筑永恒的主题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一些设计脱离了建筑的本体,背离了建筑的基本原理,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奇、特、怪,华而不实,缺乏内涵。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应当对建筑的本质以及从事建筑创作的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下面我想谈谈新型城镇化中建筑设计创新的对策。第一,要以人为本,坚持建筑本源,回归建筑理性,拨正设计方向。建筑设计需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一个好的设计从立意、构思到方案形成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人的使用为目的。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一些设计脱离了建筑的本体,背离了建筑的基本原理,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奇、特、怪,华而不实,缺乏内涵。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应当对建筑的本质以及从事建筑创作的目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建筑创作观,回归建筑的理性,拨正设计方向。以人为本、坚固、实用、美观,一直是建筑的永恒主题。
第二,建筑应该融入地区气候和环境,使建筑与人以及自然和谐共生。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建筑,而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地区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受到具体用地以及周边地形、地貌环境的制约。在具体的建筑创作实践中,我们应当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特点,呼应地区的气候特征。比如广东这个地区是冬暖夏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建筑始终要解决好隔阳隔热的问题,而北方就要解决好防风防沙的问题。建筑应该从城市的整体角度把握建筑设计的方向,尊重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建筑与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融为一体。
第三,在多元化文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加强文化的自信,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当今国际建筑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精彩纷呈,建筑呈现出多元化和跨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在西方建筑思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缺乏文化自信,导致了本土建筑文化话语权的弱势。地域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的特色危机以及“千城一面”,建筑创作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在学习西方或回归本土之间找不到切合点,常常处于全盘西化或模仿传统符号中找不到正确方向和对策,其结果只能在全球化过程中逐步被边缘化。
学习国外好的东西是应该的,但是必须与中国的文化环境和条件结合,我们学第一步时人家已经学到了第二步,我们又跟着人家第二步走,你学得差不多时人家又走了第三步,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文化自信,在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同时,更应该扎根本土,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建筑。
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应该创新什么?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既中国又现代,我们的创新是建筑与所在地区自然和环境要融为一体,这也是一个城市所要求的。
说到传承,我们究竟应该传承什么?
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厚德载物、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等等,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和谐,所以,第一,应该传承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建筑归根到底是为人而用的,以能否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最终这个建筑好不好用,也是以人的使用作为检验这个建筑的标准,所以我们必须维持建筑坚固、实用、美观,我们要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说到创新,我们创新什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既中国又现代,或者说既是岭南的又是广东的。我们要创新的是建筑与所在地区自然和环境融为一体,这也是一个城市所要求的。当前我们要特别体现生态与技术的进步,要体现建筑的节能、环保、低碳,这也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希望能够引领时代的精神。我们常常会看到建筑“千城一面”,这就是文化缺失。我们应该跟当地的文化融合到一起,这样你做成的建筑就不会“千城一面”,比如广州的建筑就要结合广州的气候,北京就要结合北京的文化和气候来。
同时,城镇化过程中要节能环保低碳,走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中国过去数十年快速城镇化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病”问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成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瓶颈。作为建筑师,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统筹集约和利用资源,从建筑设计到建造以及使用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开创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又紧密与当地环境和条件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永续发展的道路。
建筑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觉得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必须有好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着重点出发会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
一个建筑应该有它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所以我在这几十年里也在努力探索一个有建筑特色的理论。我觉得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必须有好的创作思想和理念,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着重点出发会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同时也基于对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考虑,我们从大量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论,“两观”是指建筑要树立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传统、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科技、经济、工艺、功能、场所、气候、美学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建筑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提出他的看法和意见;“三性”就是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在这个基础上从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空间的整体观来整合。
“两观三性”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不同而又协调的和谐统一观。“两观三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表述。“两观三性”也反映了专业的独特属性,建筑这门科学是一种实验性的科学,它跟数学不同,数学是非常理性的,逻辑推理非常严格,“1”就是“1”,“2”就是“2”。建筑既具备了这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形象思维和文化思维的辩证思维能力,每一个认识都会影响建筑,建筑没有一百分,建筑没有绝对的好坏、正确与错误之分,它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在这么多因素影响下,需要建筑师从时间的延伸性和空间的整体性去把握、优选和整合才能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两观三性”强调的也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
“两观三性”倡导建筑创作应该从地区的特点入手,探索建筑空间形态生成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升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一个好的建筑最终是以文化来起作用的,世界上留存下来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文化的影响,建筑还必须与现代科技和思想结合,创作地域、文化、时代和谐统一的建筑。
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任何一个建筑设计,都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比如我搞个电影院,广州建电影院也好,北京建电影院也好,美国建电影院也好,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如果这两个功能都解决不了,好不好看都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这三个地方搞电影院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它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要从地域上找,要结合当地的文化、气候、环境。广州、北京、美国有很大的环境、地域、气候差异,它跟建筑的环境、文化结合就形成建筑的不同特点,如果你从这方面找依据,就不会千篇一律了,这是我从事创作一个最根本的思想,我把它理解成从一个文化的高度去理解,然后再跟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结合,成为地域、文化、时代的结合,这样就不会造成“千城一面”或者文化缺失。
“两观三性”也是我长期建筑创作过程的一个总结和升华,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从我的老师那一辈开始,他们是岭南建筑最早的开拓人,后来他们搞了一批跟广州气候和环境结合得很好的建筑,我是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学习的,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有很多机会参与实践,把它提升,然后形成了“两观三性”的理论。
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想
能很自然地流露你的情感,这是建筑的魅力。
下面我谈两个大的问题。第一,近期建筑创作实践探索;第二,岭南建筑创作。我结合我自己的一些作品来讲一下。第一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当时承担这个招标时,一是感觉非常荣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我们一个很重的历史责任,因为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世博会,而且中国馆必须代表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精神。过去几十年来我们搞了很多工程,每个工程都是跟一个城市发生关系,或者跟一方发生关系,唯独到了中国馆它是跟全国人民发生关系,13亿人民都是甲方,外国的朋友也会说话,所以压力非常大。开始的时候我们从中国文化的符号里面得到启发,特别是从外国人看中国(是如何看的)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字、京剧、山水画、红的颜色等等,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这使我受到启发。另外,中国馆必须体现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富强、泱泱大国崛起、不卑不亢的形象。我们还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城市受到启发,像北京故宫、西安等都是九宫格,我们的古建筑都是木头建筑,整个东方建筑体系都是这样的。我们从中国的传统造型,特别是从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园林里面得到启发,然后再以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审美观点加以糅合,成为现在的“东方之冠”。
在看图纸非常有争议的情况下,到最后盖起来,老百姓非常赞成这个建筑,外国人也认为这是代表了中国,我感到很欣慰。有人看到“东方之冠”说这个建筑像个斗冠,有人说像皇帝的冠帽,有人说像个大粮仓,重庆人说像个火锅,成都人说这像个打麻将的桌子,但是每个人都说这是中国的,这就好了,把五千年的文化通过中国人的理解,无意中把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理解都是中国的就行了,如果大家都说像一个东西的话那就完了。
我们当时定的颜色是中国红,很多人问我什么叫中国红,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因为红有很多种颜色。开始比照天安门的红色,后来我买了两包中华牌香烟,我说这个红怎么样,他们说不行,偏紫。后来选定国旗的红,但是等到把国旗上那个鲜艳的红放到建筑上就显得很怪,我们就申请顾问机构,一一对比,最终定下来这个中国红。
现在看来这个建筑还是很现代的,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我现在还没听到有人说这不是中国的,不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没有听到谁说这不是中国建筑。
中国馆屋顶是一个很大的屋顶花园,我们借鉴了圆明园“九州清晏”的景,一共9个岛,都是水围起来的,每个都表现了我们祖国山水的特征。中国馆非常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它冬暖夏凉。
第二个作品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这也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个作品。再现这个事情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把人类引到互相屠杀,还是把人类引向和平,所以我们的主题是“战争—屠杀—和平”。我们把这个馆扩大到像一把刀一样的建筑,让他们进去感到震撼,然后让人们反思我们国家要走向富强,整个建筑不但主题明确,同时又把整个空间像篇文章一样展示出来,这个地方的文化感也做得很强,所以进去会感受很强烈。这个建筑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博物馆,第一是中国故宫,第二是卢浮宫,第三就是这个大屠杀纪念馆,每年有600多万人参观。
整个建筑的处理和雕塑的结合都是非常清晰的,纪念馆形似一把剪刀,当时做这个刀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这块地本身就是这个地形,我们有意把这个建筑升到几十米高,人进到里面基本上看不到外面,形成一种场所感。建筑的距离、形态都是非常和谐的。一进门的地方我们用各个国家的文字写了30万受难同胞,进到里面,从每个参观者脸上的表情都能够看到这个建筑带来的震撼。能很自然地流露你的情感,这是建筑的魅力。走出来到纪念墙的地方是献花圈的地方。冥思厅就是让人沉思的地方,从这里出来能走到和平广场。后来有评论说这个建筑像篇文章,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就像一个故事一样。
第三个建筑是映秀震中纪念馆。这也是一个灾难,这是自然的灾难,跟大屠杀纪念馆人为的灾难不同。由记忆到希望,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成为“大地的纪念”。里面有三个馆,馆与馆之间通过透光的园林形成一个过渡空间,看完一个馆要走一个园林,人跟大自然沟通,人跟空气、山体、阳光沟通,三个厅串起来,最后面向未来。这个建筑也刚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实际上,它都是用当地的材料非常简陋地盖起来,临水的地方能让人静下心来去看,石头也是当地的,叫“黑沙岩”。
下一个作品是钱学森图书馆,也是刚刚盖起来的。钱老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里既是钱学森的纪念馆,也是图书馆。这个作品非常难做,我们开始把这个作品放到工程院里让各位院士来讨论,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意见非常多,我们根据他们的意见改来改去都不够理想,拖了半年,后来我们推翻了整个方案重新做规划,现在这个方案的立意是“石破天惊”。钱老从事的工作是研究氢弹、原子弹,都是爆炸的。钱老一生灿烂辉煌,所以我们用“石破天惊”来作为工程总的出发点。这个方案一出来,很快得到钱老一家的认可。
建筑是时代各因素的综合
我觉得当前社会上有两种不正确的城市和建筑设计的倾向,一是盲目崇拜及模仿国外的某些建筑师,一味追求形式的奇特与怪诞;二是照搬传统的形式与建筑符号,制造假古董。
下面我谈一下岭南现代建筑创作。岭南,通常是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它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特点。
岭南建筑通常是指适应岭南气候、环境特征,而且富有岭南文化韵味的建筑。岭南建筑源远流长、兼容并蓄,扎根于本土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特点,融合了本地自然、气候、地理和民俗等因素,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劳动和悠久历史的沉淀,造就了一批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落、街区、建筑、园林和装饰艺术,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建筑风格。
岭南建筑在布局上自然流畅、不拘一格。开敞空间得到充分体现。人可以从封闭环境走向自然,营造一种低碳、节能、绿色的生活环境;在功能上注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注重与周边气候环境、人文和生活习俗结合,强调经济适用。在风格上体现朴素、通透、淡雅、明快的特点;在打造工艺上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总体而言,岭南建筑突出体现了与自然的融合、与环境的适应、与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一种务实、求新的创作方向。
我觉得当前社会上有两种不正确的城市和建筑设计的倾向,一种是盲目崇拜及模仿国外的某些建筑师,一味追求形式的奇特与怪诞;二是照搬传统的形式与建筑符号,制造假古董。在这两个方向中始终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我觉得流行并非经典,对传统形式符号的模拟也不等于传承。我们一方面要融入到世界发展中,吸收先进的设计思想,不断开拓设计思路,提升设计能力,同时必须坚持立足本土,走中国特色的创作道路,从而将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传统和创新是建筑界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建筑人一生所探索的。
20世纪50年代,一批早年留学欧美的岭南建筑师,引入国外现代建筑理念,抵制“学苏”时期一度风靡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强调建筑与气候和环境的结合,因地制宜,讲究实用和经济,重视社会实践,反映了岭南建筑朴实、清新与气候和自然环境和谐的特点。创作了一批亚热带特色鲜明、经济实用的岭南建筑。其中以夏昌世教授设计的广州文化公园水产馆、鼎湖山教工休养所和中山医学院教学楼群为代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岭南建筑师进一步弘扬了岭南建筑开朗、朴实、兼容的特点,把岭南园林融合于岭南建筑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岭南建筑和岭南园林的同步发展,创作了友谊剧院、山庄旅社、矿泉宾馆和东方宾馆等一批引全国风气之先的岭南新建筑,在全国建筑界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大批中青年建筑师茁壮成长,建筑设计机构和组织形式也出现了多元发展的局面。岭南学人在传承前辈优秀岭南文化的基础上,紧密与时代结合,不断在创作实践中探索,逐步形成较系统的岭南建筑创作学术思想,从早期在岭南地区设计的白天鹅宾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到遍及全国的优秀作品,使岭南建筑思想研究和创作进入一个开拓创新的新阶段。
我们用的材料既有传统的材料,也有过去的结构,既传承传统的机理、精神、内涵,又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把它来体现,这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我始终认为,传统建筑很好,但是不能照搬,天安门很好,但是如果你照搬一个天安门,人家肯定骂你,因为时代不同了,既要创新,又要把传统的精神内涵延伸吸收,然后与现代的材料技术、美学观点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既岭南又现代的建筑。
建筑是一个时代各因素的综合反应,建筑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科学,建筑设计的综合性需要群体的创造性工作去完成,培育和建立和谐的创新团队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深刻理解建筑的本质,维护建筑本体,树立正确的建筑创作观,是团队建设的灵魂。鉴于建筑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元性,树立正确的创作哲理和思维方法,能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因素面前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创新点。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