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西藏生活了40年的美术工作者,我以为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美术最显著的特点,应是其表现主题从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自然过渡与转身。60年来,新中国在雪域高原先后培养出老、壮、中、青几代有创作、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藏族美术家,如人们熟知的安多·强巴、益西喜绕、次仁多吉、强桑、格桑次仁、阿里·巴玛扎西、边巴、嘎德、次仁朗杰、旦达等等。这批学院派和民间派出身的美术家渐次登上当代西藏画坛,他们以迥异于祖辈传统主题的全新视角及观念、手法、材质来倾心表现新的生活和理念,并以其独具民族地域文化特征的佳作,连连在国内外美术大展中摘金夺银,令世人瞩目。
这里介绍的几位藏族中青年画家,只是上述队伍中的代表,从刊载于此的十几幅作品中,读者朋友应不难看出他们各自的才情、旨趣和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巴玛扎西,这是一名靠自修自悟加勤奋而成才的画家,他善于创造奇异的符号精灵,在魔幻般的时空中显露出超常的藏地智慧。海外论者称巴玛扎西“把墨、色、水、书法性、当代化的视觉经验与西藏宗教文化的表现形态有机地融为一体;他把心中对天地自然、人与动物及生态环境的关注解构为多样性的符号,让这些绘画符号在画面空间中诉说与表演。人们对于一个新艺术形态的认识肯定还需要时间,开创性的巴玛扎西无疑已是西藏绘画由神本走向人本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阿旺扎巴,这个从藏东红山脉里走出来的康巴汉子,从做人到作画均令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横断山劲风。他近年间的一批新作,分明让人们在诡异神秘的表象后面还能解读出某种人生的哲理与思辨。阿旺扎巴上世纪创作出的《等待》、《三月的风》等作品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而今他又在主题、体材与手法上做更为大胆的探索实验。
德珍是一位藏族女画家,余珈先生要言不烦地评介过她的画作,不妨抄录如下:“德珍是用绘画书写童话的天真女子,她的画很‘卡通’,也很‘原生态’。她用画面中随处可见的大眼睛看世界,看到了美丽心灵无处不在。她曾教盲童画画,帮她们用心灵感受光明与温暖,她像天使。”另外,我还记得德珍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因有艺术而精彩,艺术则有生活才真实。
计美赤列在高原画坛上耕耘了几十年,他认为“艺术创作后的结果,不如创作过程中的乐趣”。他看重并享受过程,他几十年间的表现主题不变,那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民情和风俗之美,他的《藏女系列》是以感念敬畏之心,用笔、墨、色编织出的五彩哈达,是对自己含辛茹苦的慈母和千千万万藏地妇女的礼赞与供奉。
次旦久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青年画家,他的作品似乎总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表达”之间不断的游移变幻,因而往往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远乎近乎、昨耶今耶的纠结与平衡。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执着于作品中的纯净与心灵中的纯净的协调与互映,寻找新锐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能否系上一个“同心结”。诚然,这样的课题,也只有等待这些中青代画家去破解,因为他们手中时间、空间、机遇还有一大把,羡慕并祝福他们!(韩书力)
画家简介
巴玛扎西,1961年生于西藏,别名张西新,西藏拉萨人;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藏书画院副院长、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阿旺扎巴,1964年生于西藏昌都,1985年至1990年任昌都地区群艺馆美术创作员;1990年至今供职于西藏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德珍,1976年生于西藏拉萨,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现为职业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作品《我的姐妹》获第五届中国各民族“民族百花奖”银奖及第五届“珠穆朗玛艺术奖”铜奖。
计美赤列,1961年生于西藏拉萨,1981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深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次旦久美,1978年生于西藏拉萨,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