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同志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她干工作既能在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广东省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王红的领导和同事这样评价她。
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土地开发时间较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早在2003年,在全国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背景下,珠海就为“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开展了准备工作。
当时,珠海成立了课题组对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保障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王红组织开展了对珠海20余万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入户调查,以掌握他们的人口数据、缴费能力和参保意愿等信息。“用小卡车拉了几车问卷,光录入数据就花了半个多月。”王红说。
为了推动“新农保”工作的开展,王红的工作时间经常是“5+2”“白+黑”,几年都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工龄假。2005年10月,正逢“新农保”政策出台的关键时刻,王红的儿子不小心摔断了腿,她在医院陪护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上。
2006年1月,《珠海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过渡办法》破茧而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被认为是“为全国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
“建立制度只是第一步,让所有人实现老有所养才是目的。”王红说,刚推广“新农保”时,不少农民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在观望,觉得不用花钱还可以领到养老金不可思议。
为打消怀疑、提高服务水平,王红创造了“六个身边”服务模式:到农民“身边”宣传、让农民在“身边”参保、从农民“身边”选人做参保协理员、选择农民“身边”的银行发钱、将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在农民“身边”公示、与金融机构合作将对账簿发到农民“身边”。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2006年底,珠海“新农保”参保率就达到了55%;到2010年底,珠海“新农保”实现了100%人口全覆盖。
“把本职工作做好是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王红说,“社保工作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底线民生,不管有多难,我们都要尽全力而为。”(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