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1至2户‘双缺户’,通过送项目、送技术上门活动,使贫困户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这是记者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云头村看到的科技致富示范岗承诺书的内容。科技致富示范岗承诺书是该村党员设岗定责承诺书中的其中一项,党员们都要根据各自的岗位把任务领走。
翔安区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主题,更加深入到群众中去,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使基层党建焕发新活力,真正做到群众所想的,就是这里党组织所关注的。
“百联千户”凝聚服务合力
最近,翔安区新圩镇后埔村村民老黄喜上眉梢——崭新的自来水管,将古宅水库的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家中,解决了用水难题。“这是镇机关水利党支部为我们村困难群众做的大好事。”新圩镇后埔村党支部书记黄钟对记者说,这归功于翔安区近年来开展的“百联千户”结对共建活动。
据了解,翔安区按照“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要求,落实区级领导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区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到镇街、村居专题调研基层组织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区级领导干部对口联系镇街和重难点薄弱村(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采取“1+1”或“2+1”模式,联系结对112个村居,细化帮扶措施800多条。
为了将服务基层从“软约束”变成“硬规范”,翔安区积极探索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明确每月15日为区、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定点接访时间,领导干部接访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也迅速连接到千家万户。在翔安,党员服务基层,有了稳固的载体。
“富民强村”实现发展惠民
红彤彤的火龙果,遍布在翔安新店镇大宅社区的土地上,映红了农民幸福的笑脸。今年的长势比往年还好,每亩有望突破万斤。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金发说,大宅火龙果能创出“一村一品”,多亏了区农林水利局引进了新品种和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
推进“富民强村”,这只是一个缩影。翔安区认为,党建抓实了,不仅是凝聚力,更是生产力、发展力。“富民强村”要以党组织引领为核心,以创新创优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以促进市场化、专业化为重点,以民生为保障,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通过一个个深扎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一点,早已成为翔安各级党组织的共识。今年,翔安区先后组织村居干部“六大专题”学习培训,村居干部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同时,翔安区还加强村居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和“六要”群众工作法,深化村居务公开工作,使党支部与党员、群众的心系得更紧。
“和谐村居”创新服务载体
在翔安马巷镇五美社区,有这样一本《接待记录簿》,群众反映的困难逐一记录在上面。此外,社区还搭建了网上“连心桥”“好厝边·大家谈”栏目,引导群众积极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这是社区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面对面服务群众的新举措。
“要我服务”变“主动服务”,翔安区基层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全方位为民解忧。除了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之外,他们还建立村居干部值班制度,及时受理办理村(居)事务,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同时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使农村党员“有位、有责、有为”,党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如今,通过这一个个服务载体,越来越多的“和谐村居”脱颖而出,也培育出了具有翔安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如“一村(居)一品”党建典型,“村企共建”“无讼社区——好厝边”等,都在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