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司令部核生化防护所,一支拼杀在特殊战场上的骁勇部队。他们天天与“死神”过招,凭着对事业的忠诚,立下赫赫战功——
在全军率先开展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核生化救援等数十个新课题研究与训练,20多项战法训法等成果被总部肯定并推广;研发的“便携式等离子体消毒机”等75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出色完成日遗化武调查鉴定、挖掘回收和销毁,以及抗击非典、日本福岛核事故辐射监测等重大任务数百次;鉴别处置侵华日军遗弃化学炮弹、航弹、毒剂桶、毒烟筒,以及其它核放射源等10万余枚(件),万无一失;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是“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先进单位”“全军防化科研先进单位”。
“佩服中国人”
中国是化学武器受害国。二战日本战败后,为掩盖罪行,他们将原储存、部署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76个地区(市、州、盟)的化学武器,或掩埋地下,或投入江河,仅现查明的就有40多万枚。
最危险的应急救援,总是所领导先上,这是所里的“铁规矩”。
那年,在太行山一处山坳,处理51枚日遗化学炮弹,其中有十分危险的装有光气的青白弹。日本化武专家现场风险评估的结论是:技术难度巨大,挖掘十分危险。挖掘时,天气酷热难当。核生化防护所作业人员身穿沉重的防毒衣,头戴隔绝式防毒面具,背负压缩空气瓶,仿佛置身于一个封闭的大蒸笼里,闷热得要窒息。体力消耗达到极限的他们,经过20多天紧张战斗,多次闯过“鬼门关”,将这些化学炮弹悉数安全回收。在场的日本专家禁不住竖起大拇指:“佩服中国人!佩服中国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视察团,对这次世界上首次成功挖掘并安全回收光气弹工程,给予极高评价。所长喻胜跃坦然地说:“面对一次次生死考验,大家已习惯了,遗书都悄悄写好了。”
“这一选择是对的”
处置核生化突发事件,需要过硬的人才队伍作支撑。这个所建立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如今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梯次结构合理的应急救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批专家享誉全国全军——
所长喻胜跃,组织全所在我军首创一批核生化防护战法训法等成果;几十次完成日遗化武应急处置,保障销毁日遗化武近千枚,10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是全军核生化救援及处理日遗化武著名专家。
高级工程师谢弦,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科研攻关,6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空白。
高级工程师耿久春,30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成果被全军推广;参与我军防化兵三代军事训练大纲编修工作,发表论文240多篇。
高级工程师梁津春,27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主笔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团级部队核生化整体防护能力评估规定》等法规颁发全军。
副所长王东升,2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数十次参加中日双方处理日遗化武磋商和日遗化武销毁作业。
高级工程师唐浩,26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在京津冀开展核辐射剂量监测,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0后”女硕士工程师李芬润,勇于涉足世界防化科技前沿,发表《防化兵在遂行多样化防化保障任务时的行动研究》等论文40篇,多篇在全军获一等奖;主研的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们用人历来不注重资历深浅、学历高低,更看重的是这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发展潜力。现在看,这一选择是对的。”喻胜跃说。
“要有自己的绝招”
喻胜跃说:“美国等当今都在核生化防护领域不惜血本寻找应对之策,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绝招。”
世界军事强国,非常重视烟幕技术的研发。美军将烟幕使用分为“感知、塑造战场、攻击、防护、欺骗”等五种用途。而我军装备的发烟剂多以遮蔽可见光为主,使用效果不好。他们寝食不安,经过5年不懈攻关,在我国首创“爆炸分散型多频谱干扰发烟剂及使用技术研究”获成功。运用这一烟幕技术,在进攻中能使敌方武器效能降低4/5,防御时能使敌方武器效能降低9/10。经国际联机检索,其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8年探索,他们将臭氧制造、臭氧消毒、紫外灭菌、毒剂解吸附、防化洗消和等离子等诸多技术综合集成,研制出“非水基多功能消毒舱”等成果,其消毒效果好、成本低、功能多、不用水和“绿色”环保,是我军防化洗消技术手段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