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国际社会热议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战略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鲍泰利

    作者:王传军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6日 08版)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以来,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鲍泰利是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代表,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经济高级兼职教授。他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镇化战略对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如果中国城镇化战略成功实施,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将实现质的飞跃。

     

    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

     

        鲍泰利说,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镇化建设就呈高速发展态势。未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应该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如果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仍能保持或接近过去30年的势头,那么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将维持在75%。

     

        中国需要城镇化建设,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该是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而不可拔苗助长。只有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提高城镇化率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时,地方政府进行的城镇化建设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所以说,城镇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可与经济发展脱节。

     

        鲍泰利指出,有些地方政府认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城镇化。这一做法能在短期内提高就业率,尤其是增加建筑行业的就业机会,但一旦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就业机会就会随之消失。所以,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一定要顺应当地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从而扩大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增加就业机会。

     

    重视区域规划

     

        鲍泰利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战略是一个涉及财政、金融、社区建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综合议题,而非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他非常欣赏中国领导人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的谨慎态度,同时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应建立区域规划法,地方政府应该利用区域规划来高效使用土地资源。

     

        鲍泰利认为,香港在区域规划实施方面取得了成功,值得内陆学习。目前,区域规划实施仅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取得了进展,而在其他城市则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因为很多地方政府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区域规划理念,也缺乏区域规划的专业人才。中央可以帮助地方开展区域规划的立法与实施。

     

    美国模式的经验教训

     

        在谈到中国可以从美国城镇化发展中吸取的经验与教训时,鲍泰利表示,总体而言,美国城镇化是高成本、高耗能、资源浪费模式,洛杉矶是美国城镇化战略的最大败笔,过度浪费土地资源,长期高耗能,且建设成本高,属于典型的低效模式。所以,总体上美国模式不适用于中国,特别不适合中国东部地区,那里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度高。

     

        不过,波特兰、波士顿、旧金山、西雅图以及美国西北部城市的城镇化模式比较合理高效。波特兰是美国城镇化建设成功的典范,值得中国研究与学习。

     

        (本报华盛顿11月25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