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策略

    李艳玲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0日   07 版)

        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这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推动就业结构的良性发展;优质的就业结构也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合理配置就业资源,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各产业所占比重的不合理,影响了劳动力就业的分配比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基本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还存在着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是“2-3-1”的产业比重格局,第二产业发展强劲,第一产业最弱。

     

        第一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聚集着大量劳动力资源。第二产业吸纳了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第二产业的深化改革,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大批劳动者,致使企业下岗人员增多。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行业,就业门槛不高、需求人数众多,为剩余劳动力提供诸多就业机会。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国际化发展进程,致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匹配。

     

        就业人员素质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导致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及职业素质影响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关联因素之一。每一次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都伴随着就业结构的震荡。劳动力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导致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大批农民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需要对素质能力进行调整,有些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农民便被淘汰出局。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升级转型,有些工人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而被淘汰,致使结构性失业严重。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着就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我国三大产业分布于各个地域,第二、三产业多集中在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如此多的企业需要吸纳新生劳动力,这就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会迁移到城镇,然而社会保障制度却并未跟上迁移速度。有些城市实行户籍限制、区域保护等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使得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受到地域限制,既造成第二、三产业所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闲置,又在第二、三产业内部出现人员紧缺、招不到员工现象。这种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进而影响第二、三产业的长远发展,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与产业结构相比,就业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表明我国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正打造经济的升级版,就要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与相互适应,有助于打造我国经济的升级版。

     

        改善民生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社会的稳定甚至经济的发展。同理,就业结构如果不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就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得不到升级,势必会带来企业发展的滞缓、经济发展的变慢,这样又会反作用于劳动力市场,形成两者的恶性循环。因此,就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因素。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措施

     

        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同步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着民生大计,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命脉。我们要以拉动就业增长为目的,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一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劳动力合理转移。第二产业是关系人均收入提高和就业结构提升的关键产业,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要兼顾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公共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

     

        积极引导劳动力市场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配置。完善劳动力市场,首先要促进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要打破城乡现有的制度障碍,消除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建立一体化的就业机制和开放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其次是建立网络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平台,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整合劳动力市场资源,促进劳动者就业。最后要遵循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建立有效快速的产业转换升级机制和劳动力转移预警机制,当产业结构出现变动时,劳动力资源随之转移到所需要的行业。

     

        优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育具备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劳动者,促进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实施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减少农民到城市就业的阻力;保障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劳动者对未来满怀希望。最后,要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财税优惠、社会服务等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拓展就业空间。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