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策划的“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灵光与后灵光”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本次展览是“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要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评论家顾铮等6位策展人共同策展。“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由主题展、国际展、“爆”名展、收藏展四部分组成,将持续到12月7日。
本期“光影天地”择取部分作品予以呈现。
摄影是具有很强社会学意义的艺术人文学科,由于特殊的科学技术手法所产生的记录和表达的功能,它对社会、历史的真实性、在场性的记录,以及作为艺术学科的创造性、个性化的表达,使摄影具有了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独特性。在场、介入、记录、表达、承载等功能成为了摄影的意义所在。
2013年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众多学者和摄影师的鼓励支持下,开始构想、策划“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项目,并将首届双年展的主题定为“灵光与后灵光”。“灵光(Aura)”作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艺术美学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词,解释了摄影术发明之后对艺术特质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那就是艺术的本真性因为摄影这一大量复制手段的出现而不再独尊。自摄影问世以来,“灵光”一直是被作为区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标志概念,常常用来概括和表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而本雅明当时所提出的艺术“灵光”的消逝,主要来自摄影、电影的出现,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来以印刷、广播、电视等新技术为代表的媒体变革。然而,当我们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后,重新探讨本雅明所谓的那个促使“灵光”消逝的“罪魁祸首”之一——摄影时,却发现所谓艺术的“灵光”,或许在被转化后依然“灵光”,或泛化为更开放的形态——“后灵光”。
无论是消逝、黯淡,还是重温、重构,“后灵光”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将“灵光与后灵光”作为“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主题,一方面是想将摄影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状态形成彼此参照、相互对应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想探讨摄影如何在既往与当下、本土与国际等语境中,呈现出新的认知与体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后灵光”时代对当下摄影实践的梳理加以探讨与反思。而所谓的“后灵光”时代,对于摄影来讲,也许正是一个最坏,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王璜生)
“爆”名展:青年力量
本单元以青年摄影策展人提名青年摄影师的方式进行,通过青年摄影策展人各自有针对性的主题策划,进而呈现出他们对当代中国新摄影状态的思考。展览旨在为青年策展人和青年摄影师搭建一个学术和展示平台,扶持、鼓励他们展开策展及摄影创作,同时,也从另一种视角来推动和展示近年来中国摄影的新趋势。
收藏展:本土与西方
20世纪90年代,与从沙龙美学和社会批判角度追求新摄影语言的摄影师不同,“新摄影”潮流中的摄影家们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了自身,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摄影的自我映射这一特性入手,以当下宏观的社会现实状况作为影像创作的载体,镜子般地在创作的图像中,把一代人的困惑、焦虑、压抑和怀疑呈现出来。而2008年开始举办的“三影堂摄影奖”,在发现摄影新人的同时,也对延续这一探索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2011至2012年间举办的“原作100:美国摄影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不仅使摄影的“原作”概念在中国形成进一步的广泛认同,更为中国摄影界提供了一个重新建立摄影认识的新契机。
主题展: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
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摄影发展的原动力。与此同时,在艺术世界全球化的当下,本土艺术与世界对话的迫切程度也日益增长。媒介环境再怎么变化,摄影仍然是一种直接面对现实的观看与表达方法,是一种见证当代生活与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它在面对现实时所接受的来自现实的力量,如何转化为一种更具智慧的洞察与表现,需要中国摄影师的更多努力。也许,摄影师如何发展出更具个人性也更具批判性的艺术视野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现实再怎么变化万千,有勇气面对并与之对话,这仍然是每个摄影师的责任与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期待有更多的来自、描述、反思当代生活的优秀作品出现。这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当代生活,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生活。总之,在这个“后灵光”时代,如何通过摄影达成一种更大的文化抱负与社会责任,应该成为每一个摄影师严肃思考的重大问题。(顾 铮)
国际展:地图上的点
本单元汇集近年来西方摄影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并将这些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趋势整合成一个独立的主体性展览,以此来呈现出与主题展相对应的一种参照性、开放性思维及全球化眼光,同时也展示出一种文化空间的冲突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