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六分场的棉田里围满了人,一声令下,两台采棉机开始作业。
作业结束,两台机器优劣立判。
再次把目光投向那台采净率领先的机器时,人们发现,这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自动化棉花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示范”项目的产品。这一项目是由新疆石河子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承担、联合攻关的。
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仅用5年时间,就攻克了国外同行几十年才攻下的技术难关,取得了自动对行控制技术、采棉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多项技术的创新,为大型自动化棉花收获机国产化奠定了基础。对此,科神公司董事长方诗国直言:“产学研一体化的紧密结合,让我们尝到了创造奇迹的甜头。”
各自为政形成的研发困局
科神公司副总经理温浩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这个项目的研发人员,刚申报成功时,一点底气也没有。他知道自己企业所拥有的科技研发能力与实力,要想让这个项目尽快取得突破,必须寻找更强的科技研发团队。
他们首先把目光瞄在了近在身边的新疆农垦科学院和石河子大学,但因为分属不同的单位和体制,一开始就遇到许多麻烦。
“让他们参与,可以,你得拿出丰厚的经济报酬。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断地求人,不断地说好话,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愿。”
方诗国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一段时间,我晚上都睡不着觉,就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番调研与座谈,我终于找到了路子。其实很简单,如同搞研究,有时就是一层薄薄的纸,看你如何捅破了。”他笑着说。
三个“共同”造就的通畅体制
方诗国的路子是:共同组建研究队伍,共同建设研发平台,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看似简单的三个“共同”,破解了体制机制难题。
“我还在我的办公室,周围也没有新人出现,但大家的相互关系变了。从过去你是你单位的人、我是我单位的人,到现在的一家人,围绕一个目标攻关。这样的体制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是最便捷、最通畅的关系。”“科神”研发中心副主任王士国说。他曾是新疆农垦科学院的一名研究者,目前在4个科研项目里承担研发重任,都涉及不同的领域与单位。
承担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双向犁项目的郑炫,感受也很深。她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科神公司的副总经理、研发中心副主任。
双向犁项目是今年6月才申报成功的,“十一”期间,许多农民就从兵团第八师、玛纳斯县等地赶来,要求购买这种我国最先进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向犁。“按以往的惯例,从申报项目到有产品出厂,起码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但现在仅用了3个月,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机制让我一门心思攻关,采购零配件等都由‘科神’负责。”郑炫说。
而从石河子大学参与到精量播种机研发的付威感慨更多,“我们今年8月提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研究项目的设想,1个多月,‘科神’就拿出了样机”。
科研目标发生的根本改变
小麦精量播种机一次实验成功;棉花自动采摘机采净效果很好;双向犁还在厂里装配,农民就来订货。“改变的是研究目标和方向,说白了,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方诗国说。
“过去总想着申报高精尖的项目,觉得好写论文、能在核心期刊发表、可以评职称等,对能否给农业生产带来实实在在的用处,考虑不多,”郑炫坦言,“这些应用型产品有许多我们过去没有注意到的难关。以前更多的是寻找资料充满论文,现在的研究内容都是自己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完全是两种感觉。”
王士国告诉记者,“研发为生产应用服务,极大地保证了产品的市场。改变了过去做项目,产品鉴定后就放入档案,再没人理睬的状况”。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科神”仅用1年就建成了3个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兵团耕地技术中心和大马力配套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产品今年首次卖到了国外,出口农机具产品价值达100万美元,在国外设立了常年的展示平台,近期又与乌克兰方面签订了生产免耕播种机的协议。“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目标与方向是市场急需的,产学研一体的效果开始显现。只有研发生产需要的产品,我们的创新才有活力。”方诗国信心满满。
在石河子市北泉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里,一片占地268亩的崭新厂房拔地而起。年底,产学研一体的“科神”将成为新疆最大的农机具研发生产企业。(本报记者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吴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