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圣源书院成立五周年纪念暨书院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近日举行。7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汇聚泗水之滨、尼山东麓,对书院同仁五年来在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儒学的研究与普及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
与会者对书院进一步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同时还就书院文化的特质、历史作用以及书院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在与会人士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尼山圣源书院创建碑”揭碑仪式。
2008年,王殿卿等一批学者首次提出了在尼山圣地建立书院的构想,并得到了泗水县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使得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书院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迅速建成。仿照古代书院的规制,尼山圣源书院建立了“民办公助,书院所有,独立运作,世代传承”的办院体制,聘请著名学者牟钟鉴为院长,杜维明为名誉院长,许嘉璐为首席顾问,书院全体成员秉持“用儒家的精神办儒学的事业”的精神,迅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弘扬国学的活动,发挥了“学术论坛、培训基地、游学营地、研究重镇”的功能。书院成立后被选定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会址,已经有两届世界文明论坛在这里举办,近千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国外政要在这里切磋交流,使这里成为多元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五年来,书院先后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了6次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300多名海内外学者在尼山论道,深入探讨儒学在现代条件下的返本开新之路,“尼山新儒学”建设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会讲”是古代书院的一种充满自由探讨精神的讲学方式,书院古为今用,先后举办了5届书院会讲,师生们在这里讲习问难,教学相长,使得传道、授业、解惑的儒家教学传统得以重新接续。
为了解决国学经典教育师资匮乏的难题,书院从2008年开始先后培训了全国各地2000余位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书院还于近年开办了“乡村儒学大讲堂”,免费为周围乡村的乡亲们传授儒学知识,力图把孔子的家乡办成儒家文化示范区,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虽然只有短短五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为心系传统文化的海内外学者和学子的向往所在,先后有二十多批次的青少年到这里进行文化寻根,十余批次的企业家到这里访学求道,十余所大学将书院作为学生培养基地。孔子的诞生地正在重现春秋时期问道讲学的盛况,尼山圣源书院也成了中国书院复兴的排头兵。(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