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0月20日电(见习记者晋浩天)学术研究总是局限于用现成理论解释文本,鲜活的“文学生活”有没有研究的价值?17日,“当前社会文学生活研究”暨山东大学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倡议,将目光投向文学的阅读状态与精神转化,为文学学术研究探索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何谓“文学生活”?首倡这一概念的温儒敏表示,“文学生活”特指“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侧重点是老百姓的“文学生活”,是与文学有关的普通民众的生活。
他认为,做“文学生活”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各阶层文学阅读状况入手,诸如“韩寒”现象、“杨红樱”现象,《故事会》《知音》《读者》的读者群,甚至四大名著、古代诗词对当代精神的影响等等;也可以从当前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文学阅读情况入手,包括农民、普通市民、大中小学生等群体的文学阅读调查,都是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