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中国盲文出版走过六十年——

    用心灵感受光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01版)
    盲人读者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交流读书心得。 资料照片

        “这像一段没有前途的路,黑暗始终像堵墙挡在前面。我走了很短一段的这种路,盲人却要坚忍地走一辈子。”录音笔里留下的,是我在盲文图书馆盲人体验区的感悟。走出黑暗,我对光明有了新的理解:光明,更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心灵的状态。

     

        9月17日,籍雅琴又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作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参加中残联六代会的开幕式。“过去5年,中国盲残人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更多的关爱,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盲残人得到的最大实惠,就是有了一座现代化的盲文图书馆。”籍雅琴是吉林省四平市残联主席,还担任着盲文图书馆四平支馆馆长。

     

        北京陶然亭公园东门外,坐落着中国盲文图书馆。从2010年下半年起,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这座外表并不特殊的建筑,成为中国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地标。

     

        2010年,中国唯一的盲文图书馆,只是卢沟桥畔的中国盲文出版社内一处库房改建的。200平方米,层高4米,改装成2层后,面积扩展为400平方米,以免费对外邮寄的方式服务着全国4000多名盲人读者。

     

        就在这一年,中国盲文图书馆迁至北京市中心。

     

    60年服务盲人路

     

        服务盲人之路,中国盲文出版社已经走了60个年头。

     

        1953年3月,中国第一个残疾人福利组织——中国盲人福利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教育部盲文编译组并入中国盲人福利会,成立出版组,新中国的盲文出版事业由此发端。60年来,中国盲人感受着祖国的温暖,分享着新中国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今天,盲人用户登陆网址,就可以在“阳光读屏软件”的帮助下浏览网页、淘宝购物,甚至炒股聊天。

     

        除了阳光读屏软件,中国盲文出版社还自主研发了“阳光听书郎”、安卓手机读屏软件等盲用辅助产品,帮助盲人克服阅读困难、跨越数字鸿沟。

     

        目前,全国使用阳光系列软件的用户有近3万人,盲文图书馆每年都会办60次以上盲人电脑培训班,免费培训盲人学员上万人。在年出版800多种盲文书刊的基础上,盲文出版社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于视障人的产品——彩色明盲对照儿童读物让低视力盲童欣赏到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大字本读物为有残余视力盲人提供了惬意的阅读;有声读物大大提高了盲人的阅读效率。

     

    人人献出一份爱

     

        盲人陈国月的人生轨迹,瞬间改变了。

     

        那天,和往常一样,陈国月带着手风琴在八大处路边卖艺。

     

        “我来教你吧。”一个声音说。

     

        “有这样好的事儿?”陈国月心里有些疑惑。

     

        对方察觉到了他的迟疑。“我拉了一辈子手风琴。”

     

        陈国月听出了对方的诚恳。

     

        陈国月拜了师,还找来几个视障同伴,一起跟着任士荣学手风琴。陈国月当时并不知道,79岁的任士荣是空政文工团一级手风琴演奏家。

     

        起初,学琴无定所,有时在居委会挤出一点儿地方,有时在学员家中。如今,任士荣和他的视障学生每周都可以在盲文图书馆宽敞的教育培训室里练琴、排节目。盲人手风琴培训班多次参加演出和比赛,还拿到过一等奖。“我拿来了2台手风琴,又用1万元奖金买了11台琴。现在,学员们再不用自己带琴,方便多了。”任士荣说。

     

        短短2年,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周围聚集了1200多名志愿者。播音艺术家方明,央视主持人李瑞英、康辉、李修平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用声音作盲人的眼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精选了1万个小时录音,给盲文图书馆无偿使用;规模不大的广东大音音像社,一次就为盲文图书馆捐出580箱录音录像产品;名家讲堂上,盲人学员听到了作家周国平、散文家林非、编剧邹静之等的声音。

     

        在志愿者队伍中,也有盲人。盲人何川是盲文出版社信息无障碍中心的主任,被数万盲人使用的阳光盲用读屏软件,凝聚着他10多年的心血。盲文社58岁的盲文专家黄秋生,从事盲文编译工作长达41年,他负责的盲文编译部一年编译800多种盲文书。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每届盲人学生,都会来盲文出版社进行盲文校对等实习。

     

    “我也有一颗明亮的心”

     

        白宇轩一生下来就是全盲,妈妈是他的眼睛。但生在北京的小宇轩是幸运的,陪伴他学龄的不仅有盲校,还有中国盲文图书馆。宇轩的母亲是在网上知道盲文图书馆的。“这儿的书籍都是有声的,听着朗诵,一来二去他自己就会摸读了,盲点全记下了。”小宇轩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滑动,一首古诗脱口而出。

     

        开馆2年来,已有8万多视障人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

     

        李雪梅和丈夫又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工作了一天。失明的老两口在盲文出版社工作了20多年,69岁的李雪梅退休后还在做第一读者,为社里做盲文图书通读、校对。“我就是想多尽点力。”李雪梅说。

     

        在中国盲文图书馆,记者见到吉林四平支馆图书管理员孙岩。孙岩上小学时,左眼完全没有了视力,右眼视力微弱。“在普通校我看不到黑板,受的教育全是听来的。”上大学后,孙岩选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按摩专业。孙岩现管理着四平支馆1332种盲文书,还有盲人电子阅读室,在那里教电脑。现在,每天都有二三十位读者到馆阅读。

     

        记者到中国盲文图书馆采访那天,手风琴班的学员正在排练,悠扬的歌声飘了出来:“我虽是个失明的人,我也有一颗明亮的心,祖国像亲人,搀扶着我们,向美好的明天前进……”(本报记者 庄 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