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文事聚焦·问诊报告文学创作⑤

    新闻记者参与报告文学创作的空间

    作者:李朝全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14版)

        在报告文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都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报告文学”的英译原词“reportage”,同时具有“报道”“报道的消息”之意,这表明报告文学与新闻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关联。在台湾、日本等地,报告文学则一般被称为报道文学或报导文学,更直接、鲜明地指明了这种文体与新闻之间的关系。

     

    脱胎于新闻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这种新兴文体可以说是由新闻创造的,是记者开辟了报告文学早期的生存空间。描写俄国十月革命的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天》,是最早的报告文学经典之一,作者约翰·里德就是一名记者。对上世纪30年代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第一次高潮产生较大影响的《秘密的中国》,是1932年由苏联秘密进入中国采访的捷克记者基希创作的。

     

        报告文学是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采写者投入了较多的情感元素、思想元素,运用更加形象化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新闻是报告文学的母体。没有新闻就没有这种新文体,报告文学无法脱离新闻的脐带。

     

        通常认为,报告文学的基本特质包括新闻性和文学性(或者称之为艺术性、形象性)。新闻性本质的要求则是真实性、信息性和时效性,这些也是报告文学的基本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报告文学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的文体,说的就是报告文学不能脱离真实和事实,进行过度的想象或虚构。

     

        当年,夏衍经常跑到上海提篮桥、杨树浦一带的工厂区调查采访。为了接近工人,他剃了个小平头,从旧货店买来粗蓝布短衫裤,乔装成平民,“在小茶馆和马路上和工人们‘接近’”。他找到在棉纱厂做工的一位青年团员,谈了几次,意犹未尽。由此夏衍得出结论:“单凭搜集材料是不行的,非得实地视察不可。”于是,他借助昔日的同学在日本纱厂当职员之便,去包身工的车间看过几次。据此创作的《包身工》一发表,立即产生广泛的社会反响。

     

        上世纪70年代末至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风起云涌,产生了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作品,如《哥德巴赫猜想》《祖国高于一切》《扬眉剑出鞘》《大雁情》《强国梦》等。这些作品的作者尽管未必是记者,但往往都是接受报刊编辑的约请,甚至是在他们的陪同下对写作对象进行认真采访、搜集素材,再创作完成的。譬如,徐迟就是在时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周明的陪同下,对数学家陈景润进行了细致采访;理由则是在《新体育》杂志社记者傅溪鹏的邀约下,对栾菊杰进行了深入访谈。可以说,报告文学创作的第一道工序完全等同于新闻采访,与记者的所作所为相同。深入细致的采访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之一,没有采访便谈不上报告文学创作。当然,报告文学所需要的采访理应比新闻走得更远、谈得更透、挖得更深。作者需要搜集的信息应该更加丰富、细腻和生动。

     

    新闻记者采写报告文学的优势

     

        报告文学是由新闻记者创造出来的文体。这种说法大致不会错。新闻记者参与创作报告文学,这种情形,中外古今无不如此。从约翰·里德到基希,再到创作《西行漫记》的埃德加·斯诺、《续西行漫记》的尼姆·威尔斯,许多报告文学作者自身即为新闻记者。就现代中国而言,写出《中国西北角》的范长江,写下《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的邹韬奋,《流民图》的作者萧乾;当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作者之一的穆青,《登上地球之巅》的作者郭超人,都是著名记者,都跟随采写对象见证了事件全过程,或者对相关人物及事件进行了深入采访。近年来,创作出《天堂上的云朵——汶川大地震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巨灾对阵中国》等作品的朱玉,身份就是新华社记者。乃至新世纪以来影响甚大的两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和杨黎光,前者从部队宣传干事、报社记者起家,由此涉足报告文学创作,后者则长期担任《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记者。

     

        报告文学与新闻密不可分,记者写报告文学,是一种优良的传统,也是培育报告文学新人的重要途径。

     

        报告文学和新闻都需要对写作对象进行采访。采访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记者在采访人物、事件时具备诸多便利条件,可以大量节约采访成本。而且,因为采访经验的积累,更易掌握采访的要点及关键。在新闻素材搜集上,有着其他报告文学作者难以匹敌的得天独厚的本领优势。新闻关注的是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要求具有时效性、及时性和现实针对性,这些也都是报告文学所需要的。记者往往具备职业敏感性,善于捕捉和把握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善于抓住具有新闻效应、社会效应的题材。而有吸引力的好题材对报告文学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训练有素、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记者,大多富于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敢于担当,敢于发言,能够察觉事件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或实质上可以有所作为。因此,记者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方面可以更有作为。而问题报告更易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新闻报道到报告文学的转换

     

        新闻与报告文学是一种交集的关系,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报告文学作品带有新闻的烙印,新闻作品可以提升为报告文学。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质的差别。通常认为,新闻是以事件为核心,围绕着事件展开记述和说明的。而报告文学则是以人物为中心,事件、情节都是为了塑造人物。从新闻到文学,首先是一个描写对象的转换,即从事件叙述转到人物塑造上来。

     

        说报告文学具有文学性或艺术性,强调的是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字艺术,要特别追求语言的文学性,要具备激情、思想和文采。新闻追求的是惜墨如金、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报告文学对语言的要求则是当繁则繁、当简则简,一切都围绕着表达的需要。报告文学的语言更讲究修辞、修饰,更贴近人物、贴近读者的阅读感受,实现更具艺术化、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的表达。

     

        报告文学创作需要激情,需要作者拥有宽广的人文情怀,更加关心百姓喜乐和人间冷暖。也就是要将更多的笔墨指向民生,指向社会众生相和各种焦点、热点问题,作者要有正义感、责任感,敢于仗义执言,敢于参与生活,敢于面对现实问题发言。同时,报告文学作者应该追求一种“有意味的表达”,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发现。因为采访的深入、思考的深刻,报告文学作者常常能见他人之所未见、发他人之所未发,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某些新颖的、富于启迪意义的见解、观点及看法,赋予报告文学以思辨性、政论性的特征。

     

        由上可见,从新闻报道到报告文学,记者变成了作者,新闻变成了文学,这一嬗变过程是一种质的飞跃。报告文学创作要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丰富生动的情节、细节、戏剧性冲突、环境情景描写,运用鲜活、可感、形象的语言,传达有教益的思想,关注现实,观照当下社会与百姓生存,在新闻性、时效性、信息性之外,赋予作品以思辨性、政论性和艺术性。

     

        报告文学青年作者匮乏、后继乏人,已是当下文学界一个不争的现实。所以,有必要热切呼唤更多的新闻记者参与到报告文学创作中来。记者写作既是传统,更具独特优势,通过锻炼培养,从记者队伍中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者是可行的。

     

        当前,文学生态和文学环境有了新的变化。文学观念、文学表达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不小的变革。电视、网络、广播、视频、漫画等音像化、图像化载体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记者在新媒体的应用上有着近水楼台之便。报告文学本身也正在向着视频化、音像化、图像化拓展延伸,越来越多地借助新媒体进行表达和传播。新闻记者可以更迅速地抢占先机,更好地借助电视纪录频道、纪实栏目、纪录片等来创作报告文学新样式,扩大报告文学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报告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也是报告文学的希望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