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追赶创新的脚步

    ——中国科技城绵阳军民融合的创新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10月15日 04版)

        10月14日,以“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的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国内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及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绵阳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纵论科技发展方向。博览会将持续至16日。

     

        自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战略部署以来,绵阳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一块试验田、军民融合的先行者,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多层次支撑体系推动军民融合

     

        在绵阳科创园区内,九九瑞迪数字成像技术有限公司不断让人见证奇迹:西气东输的输油管线经这里生产的工业CT系统照射,金属管道内部的任何瑕疵都会被检查出来……该公司负责人陈浩说,这是军民融合、不断创新产生的张力。

     

        九九瑞迪的技术来源于曾孕育了中国“两弹”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绵阳,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样赫赫有名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有18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有21.7万人。

     

        200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定,而在国家制定的成渝经济区规划中,绵阳被定位为“国家科技城”。推动科技城发展,关键在制度设计。从国家战略到部省市的联动机制,绵阳科技城建立起科学高效、各方利益共享、富有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绵阳市健全了军地、院地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科技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和专家咨询团,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推进园区财税体制改革。

     

        政策的杠杆撬动了军民融合及社会创新的热情。至去年底,科技城军民融合企业达到200家,产业覆盖300多个专业领域,产值1030亿元。目前已建成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国家、省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08个,创业服务、融资担保等服务机构180多个,年获专利上千项。

     

        长虹集团副总经理巫英坚说:“科技城建设为长虹从产品开发向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发展,长虹集团已成为综合型跨国企业,我国载人航天进程中的每一次飞跃几乎都有其强大军工技术的支撑。

     

    多维度扶持措施激活创新创业

     

        在绵阳城南,占地面积不大的利尔化学有着巨大影响力。这家脱胎于国防科研院所的企业已经是全球第二家掌握氯化吡啶技术的企业,主要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利尔化学创立之初却濒临倒闭。公司董事长陈学林回忆道:“当时在体制机制上存在很大阻碍,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经过改革,科研人员被激活。陈学林说,核心在于建立了对科研人员的支撑与激励制度,核心技术骨干现在在上市公司都拥有股权。

     

        从实验室到市场,是众多高科技项目最难的一步。绵阳的思路是建设科技城创新中心,支持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孵化、交易和转化,激活科研人员的活力。

     

        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一期建成,已有近百家各类孵化企业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入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创新中心二期也于去年底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集创新、孵化、交易、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全国开放的国家级综合创新平台,可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00家,实现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绵阳被列为全国首批16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绵阳出台了7项配套政策,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市财政还拿出2000万元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设立年度预算为1000万元的专利资助与奖励专项资金和总额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去年,全市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达到4.1亿元,企业技改投入达到260.5亿元。

     

    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改变城市生活

     

        在绵阳科技城,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高新区鸿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强,从200元本钱、3名员工开始,经历8年时间便将网络变压器做到了销售量全球第一,年出货量超过2亿件。

     

        王强的成功除了因为花费两年时间将生产线由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操作外,还因为他选择了科技城,处在电子信息完整产业链中。

     

        在绵阳科技城,围绕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一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戏正在上演。

     

        今年6月,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九洲集团组建启动。这是目前我国空管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九洲已经抢占到了进军空管市场的“战略要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来,绵阳科技城已经成立了四川空管系统、智能电视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科技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9个。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共同壮大科技城。

     

        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也正改变着绵阳市民的生活。坐在绵阳的公交车上,市民可以体验4G带来的畅快;住在智能小区,所有的家电都可实现智能操控……绵阳市民俊川说,科技城建设带给我们更为诗意便捷的生活。(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