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年的重阳节,恰恰也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以来的首个法定老年节,这也为今年的重阳节带来了超乎往年的关注。
那么,重阳节究竟有何文化内涵?重阳节敬老的习俗由何而来?我们应该怎样过首个老年节?……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10月12日采访了传统文化专家李汉秋。
记者:重阳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李汉秋:重阳节俗始于汉朝,成于魏晋。九月九日已是深秋,正如苏轼《重九诗》所说,已处“秋冬交”,是气候的转折点。从数字和阴阳来说,九是最大的阳数,又两九相重,称为重九、重阳,阳气达到极点。而阳极必变,在阴阳转化之际,未知的灾祸易乘机侵入,所以要有驱灾避祸的举措。
在古代,我们的先辈只能用时令的天然植物来防病避疫。就像端午用艾叶和菖蒲一样,重阳主要用茱萸和菊花。登高当然是重阳节最古老最基础的节俗。最高的是天,登高可以靠近天,便于沟通天人,先民崇拜和敬畏天,以登高的形式进行沟通。
记者:重阳敬老的传统,从何而来?
李汉秋:随着文明的发展,辟邪避灾的色彩逐渐淡化,求愉悦和祈增寿的主题越来越浓。在中秋节祈愿“圆”,团圆,圆满;在重阳节祈愿“高”,百事高,步步高。“高”在年龄上就是“高龄”“高寿”,与“九”——“久”,长久,都含有祈寿的意蕴,是老人的最大心愿。
记者:您在2010年倡议:重阳节应叠加上中华父亲节,这得到文化界的广泛响应。现在,重阳节被法定为老年节,您觉得意义何在呢?
李汉秋:中华传统节日本来就是综合性的、多义性的,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新的内涵。1989年,我国政府决定以本来就蕴含着惜老敬老内涵的重阳节为中国敬老节(老人节),使这一传统佳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重阳节被叠加上中华敬老节,这是第一次叠加,这是发展传统节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12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第18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一条条一句句都在呼唤孝亲敬老。
在2010年,中宣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里面提到,重阳节应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重阳节又叠加上“孝亲”,我认为加得好。中华民族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敬自己的老人开始,把爱心推及敬别人的老人。重阳节敬老,应从孝敬自己的父、祖辈开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参与,这样,老人节才不致蹈空。
另外一点,现在年轻人崇尚过洋节,而忽略了传统的节日。法定老年节,可以加深年轻人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进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推而广之,当我们过中华母亲节、父亲节、情侣节之时,我们已经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重托。
记者:10月13日是我国首个老年节,怎么过更有意义?
李汉秋:登高赏菊,是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此外,赏红叶很适合老人心境,“霜叶红于二月花”,层林尽染,如火如烧。红叶在重阳霜秋呈现劲姿神韵,深契老人心情。
另外,是吃重阳糕。“高”与“糕”同音,就像以月饼的“圆”象征团圆一样,重阳节以“糕”象征“高”。原来的重阳糕花色品种繁多,但到现代,过节的气氛淡了,重阳糕渐渐没落了。
重阳节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内涵的节日,让我们通过重阳节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本报记者 吴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