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30日 星期一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报与贵州省文明委举办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30日   01 版)

        本报贵阳9月29日电(记者柳路、吕慎)由本报和贵州省文明委共同举办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2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孔学堂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贵州省内的有关方面代表济济一堂,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关系与深度结合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

        会上,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陈瑛指出,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关键是拥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自强不息”就是勤劳俭朴,不停地生产劳动、实践创造,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战胜自身的种种贪欲和虚荣,保持自身俭朴的生活和本质;“厚德载物”就是仁爱和谐,通过爱人利民,与他人、与集体一起,结成融洽和谐的社会关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翔海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现代”与“前现代”的关系,而应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维度来认知、把握中国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优良传统之间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度结合。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原所长、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说,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根本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24个字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16个字即“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说,中华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言以蔽之就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就是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素养,完善自己的道德;所谓“外王”,探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包括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责任、义务,在此基础上追求的是建功立业,这些从本质上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契合。

        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贵州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圻,贵州大学中华文化书院院长、教授张新民,贵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帅文,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办公室主任、语文高级教师邱勇军,贵阳市省府路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杜鹃等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也先后作了发言。

        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文明委主任李军在总结发言中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极其丰富。李军从八个方面谈了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他说,要善于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善于从多维视角、多重联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和渊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精神基因,这种基因又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标识,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大潜力所在,是人类文明中的珍品、精品,也是中国人永远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更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相信通过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我们一定能把精神家园建设得生机勃勃,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报总编辑何东平发言说,新闻宣传战线的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还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不断创新形式,传播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光明日报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我们将不断努力,宣传好、报道好讲话精神和社会各界学习讲话精神的新成果、新实践。

        座谈会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喻红秋主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