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

    崔秋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17日   11 版)

        价值论和伦理学中所谓“休谟问题”,通过提出“应该”和“是”的关系及其过渡理由问题,实际上蕴涵并凸显了“价值”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及其方式路径问题。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与合理解决,不仅为价值论和伦理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原则,而且为当前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其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根本方法。为此,本文试图以对价值及其与事实的否定统一关系研究为前提和基础,对此方法和原则做一理论探讨。

     

    价值问题的实质及其生成基础

     

        价值论和价值观探究的基本问题,是对“价值”本身的理解和界定。然而,恰恰是在这一问题上,人们之间存在观点分歧和方法争论。因此,选择正确观点与合理方法,弄清所谓价值及其实质,便成为解决价值与事实之间否定统一关系问题的基本前提。

     

        价值问题说到底是实践问题。把握此问题的正确观点与合理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论及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理论和方式,所谓价值,既非传统伦理学所谓“天赋人权”和“永恒正义”,也非客观价值论所谓“客观善性”或“客体属性”,更不等于主观价值论所谓“情感意志”和“欲望兴趣”,而是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由此便决定了实践成为人之为人的特有生存方式。这意味着,人虽然依赖于自然界,但人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创造对象世界,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惟独人才具有的“价值”问题。这种价值及其追求,不仅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而且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及其生活的本质特征。

     

        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所谓“价值”,其实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把握。由此,也使得价值概念本身具有多种不同的涵义和意义。具体说来:在表现形式上,价值是人所追求和选择的目的、目标和理想,通常所谓追求和选择价值,其实就是对这种目的、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和选择;在基本性质上,价值并非一般的事实存在或客观现象,而是特指那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和肯定意义的美好事物和理想状态,通常评价人和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就是在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否具有积极、肯定、美好、理想的性质和意义上来使用的。此外,在本源根基上,价值是人为了人而追求和创造的,人是价值的主体和目的、本源和根基、标准和尺度;在生成途径上,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和结果,实践活动过程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而在实现方式上,价值则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亦即人的目的、目标和理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得以现实的实现。

     

        价值虽然表现为人所追求、创造和实现的某种目的之物、目标之物和理想之物,但这绝不意味着价值的本质就是物的本质、对象本质和客体本质。相反,其本质正在于它是人的实践本质及其超越本性的表现与表达。这一点从价值的生成环节和表现形态都可得到证明:人对价值的追求,源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本质及其超越本性;价值作为人所追求的某种目的、目标和理想,它所反映的并非人之外的客体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是作为主体之人的情感、意志、需求和愿景;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不仅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之物的创造和生产过程,而且是人的本质的创造和实现过程,实践的对象化亦即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价值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正是人的实践本质及其超越本性的对象化存在方式与客体化表现形式。

     

    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否定统一关系

     

        价值与事实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人们对此看法常常见仁见智。如果说它们之间既区别又关联,那么,其基础和中介又是什么?正是这一点,成为“休谟问题”争论不休且难以破解的症结,同时也成为揭示价值与事实之间否定统一关系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价值与事实的区别是多维的:“事实”问题,是一个客观实然问题,属于存在范畴,概念指向对象是什么,重点在于揭示现实状况怎样,其实质是一个客体描述问题;“价值”问题,则是一个主体应然问题,属于人文范畴,意指人应当如何,表现为理想追求,其实质是一个主体表达问题。“休谟法则”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价值和事实、应然和实然、理想和现实的实质差异,而其实质则在于凸显了主体与客体、人文与科学、描述与表达的本质区别。就此而言,价值论和伦理学研究,应坚持价值和事实的区分。否则,混淆二者区别,以“是”论证“应该”,用“事实”说明“价值”,势必抹杀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人文与科学的差异,难免会导致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开创者、英国伦理学家摩尔所谓“自然主义的谬误”。

     

        然而,价值与事实并非完全对立,二者之间也存在一种否定统一关系。这种“否定统一”,并非一般指价值和事实的矛盾和依存,而是指通过价值对事实的扬弃和转化,实现二者之间的一种辩证联结。其基础和中介,则是人作为评价主体所面临的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这里所谓“事实矛盾”,是指客观事实不能满足人的需求,因而与人处在某种异己关系之中;所谓“现实困境”,则是指现实环境束缚人的发展,人无法在此境遇中实现自己理想。这意味着:无论是事实矛盾,还是现实困境,本身都是相对于人而言,都具有事实性和价值性之双重意义。正因如此,它们才能构成价值与事实之间否定统一的中介和桥梁。由于人和环境之间的价值联系和评价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任何事实和现实都可能变成对人而言的生存矛盾和发展困境。正是这种矛盾和困境,揭示了价值与事实之间否定统一的奥秘所在。这即是说,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构成价值生成的客观根源与现实基础,而价值作为人所追求的目的、目标和理想,则是对这种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的否定和超越。

     

        价值与事实之间的这种否定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说,源于人本身的生命存在及其生命本性。现实的人是自然生命存在与文化生命存在、自在生命本性和自为生命本性的否定统一。正是人的这种双重生命存在及其双重生命本性,决定了当人面对现实世界及其人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时,一方面,人不会满足于现实存在及其事物现状,他总要追求和设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要否定事实矛盾,超越现实困境,构建价值理想。否则,没有价值理想追求,人便无异于动物。这一点,源于人作为文化生命存在之自为生命本性。另一方面,人又依赖于自然,面对客观现实,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命法则而生存。因而,人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人的价值追求必须以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为根源和根据。否则,所谓价值理想,可能因脱离现实而变成空想。这一点,源于人作为自然生命存在之自在生命本性。由此可见,正是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及其双重生命本性,为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否定统一关系及其研究方法提供了深层人性根据。

     

    事实认知与价值表达的方法关联

     

        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否定统一关系,为二者之间的否定统一研究方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所谓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其实正是前者思维的逻辑转换、实际应用和方法体现。

     

        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在价值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一种价值表达方法与事实认知方法相统一的总体性研究方法。其中,所谓“事实认知方法”,是一个如何揭示客体对象本质与怎样证明事实自身规律的实证问题,属于科学认知范畴,实质是一个如何求是与怎样认知的认识论问题;而所谓“价值表达方法”,则是一个如何超越现实与怎样表达理想的超越问题,属于人文价值范畴,其实质是一个如何展现主体自我与怎样表达人的目的需求的价值论问题。

     

        正像价值与事实密切相关一样,价值表达方法与事实认知方法也不可分割。通过事实认知方法所了解和把握的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需要通过价值表达方法首先在观念上得到改造与转换,进而通过价值理想的构建、创造和实现活动,使其最终在实践上得到合理解决。否则,我们将无法克服这种事实矛盾,而只能无奈地生活在现实困境之中。这里,通过事实认知方法对价值表达方法的依存关系,实际表现出社会生活中科学对人文的依赖关系。同样,价值表达方法也必须借助于事实认知方法,使其立足于事实矛盾、现实困境与客观条件基础之上。否则,其所追求和建构的价值理想,便会因缺乏事实根基、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而必然要沦为主观臆造和凭空想象。它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会误导实践。这里,通过价值表达方法对事实认知方法的依赖关系,实际又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人文对科学的依存关系。

     

        由此可见,价值表达方法与事实认知方法,各自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们是一个总体方法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但二者在人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又相互依赖、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这种既相反又依赖的关系,正是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之实质内容和辩证结构,它本身体现着人的世界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

     

        探讨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当代中国价值问题的合理解决。首先,要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亦即现实困境,以此作为其价值选择和构建的客观根源与现实基础。其次,要对这种矛盾、问题和困境,进行批判反思和理性转换,亦即采取一种能动超越的态度,分析矛盾根源,把握问题实质,找准困境症结,并在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之反思和领悟中,获得未来发展的某种目的意向和意识观念,以此作为价值追求及其理想观念生成的时代根据和文化基础。进而,通过科学与人文、认知与表达、反思与追求、批判与建构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中国社会发展及其民族复兴之希望、梦想和愿景的综合表达,从而构建和确立自身所需要的价值理想及其核心价值。最后,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依靠广大人民的实践活动,使其所生成的价值理想与核心价值得以创造和实现,亦即将这种价值理念转化成价值现实。这是价值与事实否定统一的研究方法自身意义的充分彰显。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