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间,他带领干部群众筑路近2000公里,为96%的行政村修通了水泥路,逐步兑现上任伊始“让乡亲们走上不沾泥巴的路”的承诺。
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长王高乐。
让村里人走上干爽路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土默川平原的土默特右旗。秋季的金黄点缀着广阔平原,千里沃野之上条条通村公路穿插其间,不时有满载玉米的农用车辆从公路上驶过。
看着这样的情景,55岁的王高乐说,他是踩着黄河边的红泥路长大的,“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咱村里的人也能走上干爽路”。
土右旗北倚大青山、南傍黄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内蒙古的农业大旗。然而,由于当地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通行路多为红泥路,当地人称这种路“晴天硬如刀、雨天黏似糕”,很多村因此面临“春天农资运不进,秋天粮食卖不出”的窘境。
为改善通行条件,土右旗于2001年成立了交通运输局,此前有着近20年乡镇工作经验的王高乐第二年被任命为首任局长。
回想起这件事,王高乐笑着说:“当时这个‘新’岗位无疑为我的‘筑路梦’催生了枝芽,让我走上了村村通公路的‘逐梦’旅程。”
然而,王高乐这个“白手起家”的首任局长面临的是个“烂摊子”。当时土右旗连一条通村水泥路都没有,全旗的柏油路只有126公里,不足总里程的6%。
要修路,必须有充裕的资金。为了筹集资金,王高乐确定了“以成绩求支持”的办事方式,他说:“我们自己必须先干出点名堂,用事实来获得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他和班子成员还积极寻求通过市场筹资,大胆引入民间资本,先后以BOT、BT等方式成功引资20多亿元。
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王高乐带领干部群众拉开了村村通公路的“大会战”。从2003年至今,已累计建设村道186条、516公里,通村水泥路665公里,行政村通达率96%。
“路通了日子好过了,绝不能再给百姓增负担”
近年来,土右旗农村路网的改善,使农牧业附加效益不断显现。目前,土右旗的农村特色高效种养殖业、度假村休闲农业项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仅2011年就新增项目181个,占项目总数的五成以上。
2012年,土右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70元,是2002年的12.7倍。将军尧镇温布壕村村主任郭二称高兴地说:“农村公路发展快,农民得到的实惠多!”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水泥路修通后,当地玉米每斤可多卖2分钱;甜菜的收购价格虽然没有上涨,但因为路好走了,来拉甜菜的大车多了,运费也由修路前的每车70元降到了50元,全村的甜菜要运400多车,光是运费就省了2.8万元。这些收入的人均增加量就在千元左右。
尽管修筑公路成为改善当地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之一,但王高乐始终要求下属职工“不允许吃村委会一顿饭,不允许喝村委会一瓶酒”“过去没路日子不好过。现在路通了、日子好过了,绝不能再给百姓增负担,谁想吃想喝就向我要!”这是王高乐在局里会议上经常强调的几句话。
“父老乡亲最关心的工程,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通村水泥路建设是让王高乐操心最多的地方。征地拆迁、工程设计、工序质量等一系列工作常常让他放心不下。王高乐说:“这是农村父老乡亲最关心的工程,公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2007年,在将军尧镇当铺尧村2.1公里通村水泥公路竣工后的实地检查中,王高乐发现有900多米的路面出现了起皮泛砂现象。他立即带领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解决,并明确表态:“通村公路是民心工程。谁要让质量过不去,我就和谁过不去!”
在王高乐的坚持下,施工方不得不承认错误,并花费10余万元重新铺设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消除了路面危害。
在工程质量方面,王高乐一丝不苟;在工程发包权问题上,他更是铁面无私。
2003年,王高乐的妹妹提出要承揽一些工程,甚至请老母亲出面说情。王高乐说,当年家穷,妹妹为了他能上大学而选择了辍学,在农村的生活一直很贫困,“但是修路不是我自己的事,这是国家的事,我不敢以私废公”。他最后拒绝了妹妹的请求,为此,妹妹好久没有登过他的家门。后来是他多次登门做妹妹的工作,才获得了理解。王高乐的老母亲则在一次年夜饭上对众人感慨道:“乐乐已经不是我们的乐乐了,是党和国家的乐乐了。”
回想十多年的筑路逐梦历程,王高乐不无感慨地说:“交通局长是‘高危职业’,身在其位,稍有不慎就会梦断贪腐。要想在群众心中站住脚,必须主持公道,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事才行。”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6日电 记者刘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