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球1914年8月出生于广东兴宁,从1936年发表第一幅木刻作品到2006年去世,他专注于铁笔耕耘,寄情于田园吟唱。
七十年刀版岁月,铁笔如椽。
日前,“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一段在展厅里循环播放的影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虽然只有短短21秒,却是对罗映球这七十年雕刻人生的精简概括。
体形瘦削、花白头发的老人笃定自信,在质硬的木板上刻刀如飞,那反复回响的划刻声触动着每位观者的神经。
这次展览首次向公众集中展示了这位杰出木刻家从艺七十余载的艺术成果和卓越贡献,200余件版画作品囊括了其自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木刻佳作,同时展出的还有他的木刻原版、木刻工具以及创作手稿等实物和文献资料。
罗映球1914年8月出生于广东兴宁,从1936年发表第一幅木刻作品到2006年去世,他专注于铁笔耕耘,寄情于田园吟唱。
在罗映球即将百年诞辰之际,亲属将所藏的罗映球180幅版画作品和23件木刻原版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些作品中不仅有其早年《精心操作》《科学至上》等孤版版画,也有后期以“遁刻法”所作《待运》《春风吹绿客家村》等作品。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罗映球,小时候就用刻印章的斜刀,帮父亲把需要修坟时画的动植物图案刻在番薯上,供翻印时使用。其所刻印的画面因工整精美、风格别样,广受好评,这大大激发了罗映球对艺术的向往。
上世纪30年代受新兴版画运动的影响,罗映球挥刀向木,走上了版画创作的道路。抗战爆发后,他以版画作为宣传利器,刀版中凝炼了跌宕起伏的战争岁月,成为广东地区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罗映球迎来了个人创作的首个高峰。1955年,一幅《把青春献给农庄》成为罗映球当时的心灵写照。他将教学之外的全部精力投射于讴歌新生活的木刻创作中,以极大的热忱记录下乡村生活的一事一景。这个阶段,他从原来单色的木刻转为套色木刻的研究,呈现出活泼、清新、充满诗意的套色木刻风格。
改革开放后,罗映球在创作上进入了又一盛期。此时的罗映球创作了大量以客家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版画作品,真实地描绘着粤东岭南的地方韵味和客家村落在改革开放后获得的灿烂新生,显示出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
对其晚期创作,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价说:“虽然仍立足家乡,脚踏乡土,但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在‘版画山水’这个课题上大胆探索,志趣高昂,将中国画的山水意境与套色水印木刻技巧结合起来,创作了一大批‘大景版画’,甚至别开生面地创作了《嘉应风光》《百牛图》等长卷版画,为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别具情采的鸿篇巨制。”
罗映球的刀版人生彰显着他真诚的艺术世界。他就像一个恪守着客家本色的乡土诗人,一辈子都在用刻刀默默描绘、吟诵着他热爱的土地。这浸润着深厚情感的诗意表达,像生活习惯一样发自内心,自然而然。
延伸阅读
罗映球自创的“遁刻法”
与早期略显稚嫩的版画面貌不同,罗映球后期的版画技法更为成熟,刀法更加细腻,画面于茂朴中又见蕴奇,具有鲜明的乡土版画风格。
他更是自创了“遁刻法”。据其自述,这种常用于油印套色版画中的一版多印、复刻迭印的特殊技法,“省料又省时,更有一种特殊的效果”,亦可用于水印技法中。现存罗映球1976年以后的作品均是在遁刻法之下所作,因技法的独特性而使每幅作品存量有限、无法再生,故而这些作品于今日看来更为珍贵。
罗映球自创这套“绝活”时恐怕不曾料到,若干年后这种边绘边刻边印的技法手段在中国版画发展过程中引起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这类绝版方法的出现,不仅解放了艺术家进行创作时受到的传统方法的禁锢,也给予了今天的版画藏家以复制数量衡量版画价值的信心。(本报记者 田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