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广西东南部的一个县级市,近些年来民间公益慈善事业风生水起:成为广西民间捐资助学最多的县(市),成立全国第一个乡镇级慈善机构、广西规模最大的民间基金会……
“好人社会”,已经成为北流城市人文精神的新名片。
民间慈善遍地开花
陈俏今年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她曾经因为家境贫困,学业面临困难,北流市奖学助学协会将她纳入资助名单,鼓励她发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2006年秋季,北流市1200多名考上大学的学生面临上学难,由此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捐资助学热潮。2007年1月,奖学助学协会正式成立,仅两个月时间就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几年来,全市民间投入教育和助学资金达9000万元,1000多所学校和近万名学生受益,北流市成为全广西捐资助学最多的县(市)。
捐资助学热潮之后,北流市继而掀起“捐资助义”“捐资助绿”“捐资助安”等热潮。
2012年6月,白马镇几位农民奋不顾身救助落水儿童,一名农民遇难,另一名农民受重伤,他们被称为“最美农民”。得知几位“最美农民”家境困难时,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以此为契机,当年8月,北流市正式成立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至今已收到各界捐款5000多万元。基金会成立以来,不断拨出善款,惠及困难群众3.6万人,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县级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
清湾镇2009年成立的八桂扶助慈善会,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乡镇级民间慈善机构,也是广西最早登记的民间慈善会,被称为“老百姓的草根慈善会”。目前共收到善款1000多万元,主要为全镇孤寡老人、贫困人员等提供生活资助。
不比财富比爱心
北流籍企业家田振华,近年来捐款捐物总值超过1000万元。小时候的他曾饱受饥寒。他说:“今天的富有是从贫穷中拼搏出来的,回报家乡就像儿子孝顺母亲。”
要让后代努力拼搏,成为懂得感恩的“创二代”。田振华的女儿在自己公司上班,一个月领1200元钱的工资,子女问他要钱必须按银行利率“贷款”。他认为:“培养子女,要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如果不会做人,你给他们1个亿也会变成0,可是,没有一个企业家会因为做慈善而破产。”
这种“再分配”的财富观,让更多的北流人不再将财富存进银行、留给孩子,而是拿出来奉献社会。“不比财富比爱心”在北流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不单是企业家和各种民间慈善机构,普通市民也纷纷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各种义工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相继成立,一批批“好人”涌现出来:残疾人谭宝新不顾个人安危,7年间舍身从水里救起6条生命;共产党员甘作耀为保护国家财产,冒着生命危险与歹徒英勇搏斗,两次中枪身负重伤;“最美乡村教师”黄业珍一人坚守山区学校28年……
信任是构建“好人社会”的基础
资助对象在接受资助时,要签下一份努力学习或工作、将来回报社会的承诺书。北流市教育局局长李如权说:“这其实是一份道德承诺书,让更多的人懂得感恩,使民间公益事业保持活力和可持续性。”
信任是构建“好人社会”的基础。历年来,北流形成了重商、扶商、亲商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家们在发展的同时,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但是,又要分清政企界线,建立“政社分离”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发展公益慈善中,北流政府只在制度、法律和政策等层面给予引导和扶持,不参与具体运营事务,保证独立、公开、透明和专款专用,形成公益慈善的社会信用。
据了解,在捐资助学奖学活动发起初期,北流市就专门制定了奖学助学协会章程、实施办法以及资助贫困学生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申请、初审、公示、审核、评议、批复等环节,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各种公益组织的“零成本”运行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负责管理善款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劳动,产生的相关费用也是自掏腰包。民间公益慈善每一笔善款的流向、每一个受助对象都要向捐款人公开,捐款人可以与受助对象直接联系甚至见面。2012年刚成立的北流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就设有理事会管理控制资金,监事会全程监督使用资金,所有资金收取及支出接受捐赠人查询,接受各方监督。(本报通讯员 张伟超 顾振卿 本报记者 刘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