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力量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令人惊叹。感受、体味并努力汲取这种力量,是从民族精神和价值系统中探讨我军军事文化建设深厚根基的有效途径。
李德在陕北的感悟
1936年在陕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犯下大错误的革命者李德深有感触地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承认,西方的作战方法在中国不一定总是行得通。他说:“必须由中国人的心理和传统,由中国军事经验的特点来决定在一定情况下采取什么主要战术,中国同志比我们更了解他们本国打革命战争的正确战术。”几十年后,英国陆军战斗心理研究中心保尔皮博士在对中国的“军魂”进行专门的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军魂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积淀和沉积,不是短时间就能领悟的,我们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的儒道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学到中国军魂。”显然,他们都明白这样一个真理:正是基于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深刻了解,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才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皇天后土。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文化魂魄,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知道,在世界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了、失落了,唯有具有极强自生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区别于历史上一切旧式军队,但每一个指挥员、每一个战斗员的身上,都流淌着华夏的血脉,他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他们的心理、性格和精神,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先进军事文化建构也就无从谈起。
蕴含巨大的生命潜能
传统文化是珍贵的种子,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可以结出新鲜丰硕的累累果实。
先进军事思维方式、战略文化以及战争价值观源自民族特性。“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理解的宇宙、人生的最高境界,由此派生出主张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孔子说的“和而不同”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人热爱和平、宽容大度、看重和谐、尊重自然的思想。在这种哲学思维之下,中国始终崇尚和平与正义,文化精神中表现出深沉的人文情怀。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从不赞颂掠夺性战争,而是把根深蒂固的和平主义与慎战、备战结合起来。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知兵非好战”和“不战屈人”的观念,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
人民战争的宏谋大略来自并超于民本思想。古往今来,一切政治家、军事家为了指导战争取得胜利,都在寻求进行战争的力量根源。《孙子兵法·始计篇》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曰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为战争只有得民心,取得民众的拥护,才能上下一致,生死同心,取得胜利。一千年后,毛泽东更科学地分析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淮海战役期间,在前线采访的外国记者被老百姓支前的小推车所感,挥笔写道:人民的支持抵消了美国向蒋介石集团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军事技术援助,成为古往今来“军事公式里巨大的未知数”。的确,我军自建立那日起,即秉持为人民而战,为富国强军而不懈奋斗的雄心壮志,指战员战得其所,实现了中国军人的最高价值,也赢得人民群众的真诚支持。
蜕变从淡化传统始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淡化、丢掉自己的传统开始的。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采取了否定、拒斥的态度,到“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一场“大革文化命”,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的一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消极因素,禁锢人们头脑,排斥先进思想。比如“官本位”等级观念,会阻碍民主作风的形成;保守心理,会阻碍进取精神形成。剔除这些消极因素,传统文化才能在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与时俱进中闪烁光辉。
当前,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因此,推进军事文化建设,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执着的文化自强,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