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前沿问题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谁来建?

    作者:朱 红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16版)
    河南许昌高校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洽谈会 CFP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热点话题。“史上最难就业季” 挑战了社会,考验了市场,同时也拷问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

     

        事实上,就业难问题已不是新鲜话题。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已初现端倪。

     

        国家经济结构、整体经济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素决定大学生就业率。但从毕业生就业难的整体形势看,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无特色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而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自治。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国家要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社会参与,依法办学,科学管理”的办学机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微观层面,是指大学所蕴藏和传承的共性理念与精神,在大学内部要真正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理论层面的探讨固然重要,但目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呼吁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必须马上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到底该由谁来建?

     

    政府:“无为”放权

     

        要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政府必须放手,改变政府和大学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取消大学内部的行政级别,取消大学校长任命制,大学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将大学还原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真正的学术团体和依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应依照《高教法》以及大学内部章程办学,依法治校而非对上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唯命是从。教育部、教育厅等政府职能部门对大学办学情况进行有效监管而非直接领导。这样,不但政府部门减轻了负担,大学也获得了最大的办学自主权,更加容易形成办学特色。

     

        政府放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目前国内有些高校积极进行内部制度改革,尝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但带有严重官本位色彩的大学制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性,并做好了放权的准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2010年至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政府教育观念的改变为当前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性。政府的“无为”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最好的助推力。

     

    大学:构建现代管理体系

     

        高校应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传统党委领导模式,突出党委集体领导。改革党委成员构成模式,突出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党委可由三分之一的教授党员、三分之一的学校领导层和三分之一的懂得教育及教育发展规律的资深人士组成。党委主要负责协调学校与政府间事务、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党务工作。新的党委成员来源面广,对学校整体运行、学校与社会关系以及大学校长的工作等方面都可实施一定的监督作用。新的党委领导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于国外大学校董事会的作用。

     

        大学校长的选聘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之一,应逐步淡化大学校长的行政官员身份,推进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进程,促进大学办学自主性发展。公开招聘、民主推荐、委员会评议、政府任命,把选拔大学校长的权力交给大学,实行全国公选,有的甚至可以在全世界范围选拔。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校长要有一定的学术背景,但不应提倡校长“双肩挑”,让校长集中精力治理校务。现代大学校长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岗位,应适当放宽任期和年龄规定,逐步构建职业化校长的职业保障体系。

     

        “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表现为设立不同功能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一方面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精髓,保证学校发展不受行政命令主导,学校能沿着正确的路线发展,一方面也是对校长权力的制衡,委员会对校长负责,这样可以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失误而为学校发展带来损失。

     

    社会:对大学的认可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处理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对大学的大量资助,重要的不在于钱,而在对大学的认可。这种机制会激励大学奋力追求卓越,促使大学时刻关注人才的社会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社会是大学教育的有效监督者,它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大学的存亡。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本质上是改变原有的唯上级命令是从、不重视市场需求和社会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敞开大门,重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未来几年内我国大学需要努力的目标。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大学软环境建设,尤其是人力资源建设。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教师状态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现代大学需要大师,需要知名学者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建设中,实现教授治校。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校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大学文化赋予现代大学制度以精神和灵魂,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大学文化必须涉及热爱真理、追求公义、平等待人、重视环保、关怀弱势、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理念。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也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管理工作必须依法治校,符合国家《高教法》和大学章程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校长负责和教授治校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