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观强调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健康医学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如何建设这样的系统,本人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突破健康就是“疾病学”的观念
以往对健康的理解被定义为“健康就是躯体没有病”,这种健康观,把医治疾病视为健康的头等大事,整个医学掉进“疾病学”的陷阱,进而陷入了只讲“卫生”的怪圈。新的健康观挑战了生理和医学上导向性的健康观。健康的意义超越了“医学”“卫生”的领域,一个广义的社会经济健康观,有更为丰富和广博的意义。因此,要用广阔的社会视野和社会价值观的维度,认识、解决所面对的健康问题。改善健康必须包括强烈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注。
因此,各级政府、各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在指导思想上,在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都应明确提出健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保证人人享有健康。在健康投资上,要改变只关注患病人群,重点在医疗系统上投资,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对现在健康的80%人口的投资,造成患病人群不断扩大,现有的医疗系统不堪负荷,国家、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在许多重大健康问题上还缺位。
政府和集体应把预防和治理生态系统中的问题、维护社会道德、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当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抓紧抓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单纯谋求经济发展目标而忽视健康建设目标,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损害,人的基本健康权利也难以维护。
要对现行健康保健体系进行改革
医药卫生机构、医药卫生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医学观念,发挥中医药优势,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多维医学模式的“以健康建设为中心”,在现有医药卫生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健康保障体系”,并将二者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共同撑起整个人类健康的大业,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健康保健服务体系”,改变原来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分割的体系弊端,整个“健康保健服务体系”,应该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体系”“保健体系”“健康测控管理体系”的组合,甚至还可以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无缝隙、连续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既需要解决健康投资,更需要创新建立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合理有序整合卫生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的体制和分层、分工和协作的内在机制。达到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健康需求,又能显示医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新型体系。
在目前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倡导建立《健康保障体系》。保障对象,由患病人群扩大到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不健康人群,面向整个人群,乃至整个社会;保障范围,由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可及性,进而对现行的医保体系存在的医保规定过于简单、固守分割以及缺乏医疗救助体系等不健全的部分加以完善,更要扩大到改善公民疾病预防、维护健康、管理健康的综合健康保障,降低健康危险因素,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建立《健康保障体系》,应明确政府投入的方向和范围以及政府职责;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保障待遇,整合城乡保障制度衔接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使健康保障体系的发展最终向统一的“国民健康保障”迈进。
探索形成新的医学模式
当今,人类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料表明,心理压力、公害、环境污染、吸烟、吸毒、酗酒、交通事故等因素,已成为影响健康、造成疾病、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健康建设的重点是全社会的健康行动。
信息化既是健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提升健康建设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应在已建立并应用的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大健康模式为指导,通过云计算平台,创立健康建设信息系统。面向公众解决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信息需求,解决政府决策层和执行层及卫生系统对信息的需求,达到资源整合、拓展简单、按需访问、省心可靠。
当今,医学已经从生物学单方面研究转为从社会、心理、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研究,形成新的医学模式,这一模式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医学观,使医学的对象更加广阔并深入社会,由此必须建立起“健康医学”这样一个体系。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医学以及与经济、法律相关的健康科学统统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的“健康医学体系”。这个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由单纯医疗向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建设转变,实现全面健康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更是卫生工作的核心目标。为此,应强化建立起稳固的社会“保健体系”和“预防体系”以及两个支撑点,是“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转化医学、医疗保健服务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流向等都要与“健康医学”的内涵、目标与发展趋势相适应、相匹配。树立大学科和广兼容的观念,组织多学科人才,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健康医学研究,并普及全科学技术和适宜技术,完善学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整合卫生资源,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三级预防”体系建设并提升其服务效能,实现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权利均等化,建设人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中国。
(作者系解放军总后原卫生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