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杜弋鹏、张景华)北京市今年兴建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到9月新学年开学,这些学校总学位数可达41610个,其中,新增学位数24881个。
去年,北京市政府下发《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随即启动。15所名校以输出优质资源的方式,牵手15所位于入学矛盾和需求集中地区的普通校或新建校,以“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当年新增学位9012个,这15所学校的总学位数达到22810个。为此,市财政共投入2.43亿元。今年,北京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规模扩大到30所,并被列入政府实事,资金下达总额度为6.18亿元。“为应对入学高峰,今年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学校主要位于学位紧张、优质资源紧缺的城乡结合部、中心城市人口疏解区及城市功能拓展区。”市教委委员李奕介绍。
按照北京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3个委办局制定的《北京市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管理办法》,资源输出学校原校区和新校区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两个校区的办学经费、教师编制融通共享。校长在两个校区拥有同等的人事、财务、教育教学安排、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权力。北京市财政将连续三年对资源输出学校予以奖励,每所输出校每年可获奖励200万元,多次输出教育资源的学校,还可叠加获奖。这笔资金可用于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
新校区的教师可在全市或全国招聘,所在区县将统筹考虑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职称、称号的评定指标分配和教师编制,所需办学经费和派出教师待遇经费按照原校区标准,由资源输入区县统筹解决。资源输出学校享有的自主排课、实验班招生、示范高中、金帆金鹏团等政策,新校区也可享有。同时,与原校区教育教学管理、教材、作业系统及校内考试评价实施统一管理。
为进一步调动输出教师的积极性,今年,北京市还出台了《北京市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经费使用细则(试行)》,首次提出给予输出学校派出教师每人每月600元至1000元的交通补助,以及每人每月200元的通讯补助。
截至目前,30所学校所涉及的相关区县教委、学校承担的工作目标和进度都已经明确并确定完整方案,现已通过项目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