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改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国旗,直到1928年国民党政府实现全国统一,五色旗被青天白日旗替代。《五色旗》这本100万字的长篇小说,就是用文学手法书写这段历史的成果。
中国近代史中北洋军阀时期,是一段高度浓缩的社会大变革史。中华民族面临着五千年未遇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民生危机乃至生存危机,其波谲云诡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西方列强环伺,外部环境恶劣,时刻面临被人鲸吞之灾。各种政治势力为巩固和扩大地盘,争夺北京政府控制权,“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大地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局面。作者穿透历史表象的迷雾,跳出对这段历史以“黑暗时期”一言以蔽之的窠臼,在千奇百怪的乱象之中找到了探寻中华民族“兴”这一历史精神,从五色旗的“举”与“倒”这一视角,把这段历史作为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链条,以共和立宪、派系争权、维护临时约法、军阀间混战、广州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北伐为基本脉络,表达出国人对富强的渴望、对领土统一的坚守、对民族独立的期待,即使在最危急关头,国人也始终坚信五千年铸就的中国魂终会从残破的故土上重放光芒。
这一时期,也是国人在历史转折十字路口挣扎摸索的时期。大事件密集,影响深远。作者紧紧抓住这段历史的一次次高潮,从武昌起义到东北易帜,抓住事件的根本冲突、重要环节、关键人物,剥茧抽丝,用80个章节,以故事的形式一幕幕诠释、再现了历史重大事件。以袁世凯称帝为例,共和虽成,帝制阴魂难散。从袁克定借势蛊惑煽动,梁士诒“要头不要脸”对袁世凯族谱系考证并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讨巧者跪地衔靴哭求早日称帝,到袁世凯试探段祺瑞、冯国璋和梁启超等人,杨度抛出君主制并组织“六君子”筹安会,以及近侍见一条五爪金龙现身、回项城勘验老坟龙脉,最后袁世凯走钢丝般走向帝座。其中各色人等既各有所图,又实受几千年帝制文化的纠缠,并夹杂着对民主政体与国情难符的忧虑。作者以史实为据,层层铺垫,娓娓道来。凡重大历史事件从表面看皆为当事人所为,其实也是文化间的碰撞,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又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作者抓住看不见的“手”,挖掘深层原因,将事件来龙去脉说得条分缕析,并能突出当事人的“现场感”,既有谈判桌前的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又有战场上的运筹帷幄、刀光剑影,给历史事件以精彩再现。
书中涵盖了活跃在政治社会舞台100多名人物,凡重要人物不缺不漏,其中对50多位人物着力进行刻画,包括革命家、旧官僚、政客幕僚、军阀、新旧军人、新旧文人、实业家等,每个人物着墨或多或少,用墨有浓有淡,均能抓住其在历史舞台上出镜的时机,通过典型场景、典型动作、典型语言表现人物,读来洞微知著,合情合理,生动鲜活。
作者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先驱身上下够了功夫,他们个个形象丰满,那种天下为公的情怀、对革命永不言败的精神闪烁纸上。对文人的刻画也独具匠心,康有为的保守顽固、章太炎的疯痴狂妄、梁启超的智慧远见,个个栩栩如生。对军阀的画像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把他们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描绘出一幅时代洪流的众生相。
用文学书写历史给读者留下宽阔的想象空间,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经过18年的千辛万苦和沉重代价,人们依稀看到东方的曙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已经发出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