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大江大湖,江是长江,最大的城中湖则是东湖。极目楚天舒,唯在东湖水。到武汉,最令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东湖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难忘的,是东湖的人文情怀。
都说武汉人勇武,走进武汉市,不看别的,一坐上公交车,司机就能让你感受一把武汉人的勇猛,在一种提心吊胆的刺激中,你大约会立刻想起,这便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城市性格可见一斑。武汉又是著名的大火炉,在燥热的气息中,一个清凉又温柔的东湖,还真是让人舒身又舒心呢。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东湖周边能聚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以及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等一大批文化单位了。
东湖,武汉市民心中的母亲湖,是市民休闲、赏花、运动的好去处,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仅湖面就达33平方公里,足有西湖的6倍。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的东湖,不道是西子湖的精致妩媚,却也是春樱夏荷,秋枫冬梅,自有风情。东湖梅岭的梅当是一绝,正是诗人毛泽东的阐发,“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东湖畔有东湖客舍,取乎山水,道法自然,青瓦黛墙,明池轩窗。1960年到1974年间,毛泽东入住武汉东湖宾馆44次,他一生最喜梅花,爱梅的高洁和独立,于是也把这片住处叫作梅,即今日的“梅岭1号”。很多风云际会,都发生在那片临近湖边的密林高地中,那段阳春三月红白梅花竞相盛放的时节,那个被毛泽东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东湖无意中走进了一段红色革命史,因此可以说,东湖是一个“红色湖泊”。
东湖万顷浩渺烟波,茫茫烟霞,孕育了苏子笔下“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物产盛况。而其中的武昌鱼,尤得毛泽东的青睐。据说毛泽东曾经对东湖宾馆的大师傅杨纯清的武昌鱼赞不绝口,写下了“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绝句。
东湖,由听涛轩北去荷风桥,四面环水的湖心岛上,坐落着绿瓦圆柱的“行吟阁”。阁名是郭沫若所题,取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阁前的屈原立像昂首视天,举步欲行,仿若正漫步湖滨,高诵《天问》。问天,问地,问人,问心灵,屈子的胸怀,依旧激荡着今人的思绪。
东湖的美,是一种浩如烟海的美,灵秀而又俊美,高洁而不媚俗,可亲近但不可亵渎。宛如楚辞,清丽绝艳;宛如屈子,一生风流傲骨。游遍千山和万水,还是要数东湖美!漫步东湖,可以走进各大高校园区,感受科教之美;可以登磨山、逛楚市,体验楚文化之魅;也可以于秀水花林芦苇荡中体味自然之趣。当湖面的风拂过脸庞,你大约能触摸到东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今的东湖,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虽是湖,但如海,天水相连,浑然天成,怡然自得。武汉人人都有东湖情结,人人都有东湖故事。(夏 静 武 勇/撰文 武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本回放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
——苏 轼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
——袁说友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
——朱 德
东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城中湖,一直被人误解的是,认为它尽管景韵天成,但缺少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涂文学
寻湖名录(首批)
杭州市:西 湖
昆明市:翠 湖
济南市:大明湖
武汉市:东 湖
贵阳市:花 溪
合肥市:巢 湖
苏州市:太 湖
九江市:鄱阳湖
岳阳市:洞庭湖
保定市: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