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记者传真

    埃及新政府面临挑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19日 08版)

        以哈齐姆·贝卜拉维为总理,由35名部长组成的埃及新一届政府16日向临时总统曼苏尔宣誓就职。从军方宣布前总统穆尔西下台到新政府就职仅十几天的时间,这对尽快遏制乱局、逐步恢复稳定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舆论也普遍认为,稳定局势、改善经济是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能否成功应对,不仅关系到此届政府的命运,而且也将对埃及局势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新政府宣誓就职后,临时总统曼苏尔当天就主持召开了两次内阁会议,强调了按照“路线图”完成过渡期任务的重要性,要求政府把恢复安全、振兴经济、改善服务、解除民众负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评论称,临时总统和新政府把恢复安全、改善民生列为重中之重确实是抓住了要害,但能否真正落实,民众仍存疑虑。

        经过两年多的政局动荡,埃及民众和各政党普遍认为,实现全国和解、恢复安全是国家摆脱乱局的最重要的保证和基础。穆尔西政府及先前实际执政的“穆兄会”也知道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在实现和解、组建政府、改组国家机构等方面却采取了以“穆兄会”为中心的方针,排斥以“拯救阵线”为代表的其他党派和政治势力,并粗暴干涉和试图控制司法,引起了其他党派和民众的普遍不满,最终导致了穆尔西下台。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得势的“穆兄会”和“萨拉菲派”没有在新一届政府中占据任何席位。“穆兄会”公开宣布新政府是“非法的”,“萨拉菲派”则认为,新政府仍犯了以前的错误,具有“党派色彩”。两者都拒绝与新政府合作,成为实现全国和解、恢复安全的主要障碍。

        日前,“穆兄会”和穆尔西的支持者在开罗主要广场与当地居民及警方发生流血冲突,导致7人死亡,260多人受伤,400多人被捕,并造成首都主要交通干线一度瘫痪。“穆兄会”多位领导人表示,只要穆尔西的“合法职务”得不到恢复,他们的“和平示威”活动就不会停止。此间许多评论家认为,在“穆兄会”受到严厉打压并有大量成员伤亡的情况下,其与新政府及军方的矛盾存在升级的危险,发生新的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新政府与军方如何妥善处理与“穆兄会”“萨拉菲派”的关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他们纳入“政治进程”,这将对实现全国和解、恢复安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能否走向稳定的关键之一。

        振兴经济、改善民生是检验新政府履职能力和能否得到民众支持的重要标尺。2011年初政局发生剧烈动荡以来,埃及经济也遭到了沉重打击,民众生活不断恶化。目前埃及正处于斋月,按照常规,斋月期间埃及民众的生活费用支出约占全年支出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但今年斋月物价飞涨,市场萧条,东西少了,老百姓还买不起,甚至粮油等基本物资都供应不足,民众怨声载道。《金字塔报》发表文章称,诸多的棘手问题等待着贝卜拉维政府解决,并列出了具体的条目:高达100多亿美元的外债,13.5%的失业率,25.5%的贫困人口,埃镑与美元汇率贬值18%,到2014年6月30日将高达2000亿埃镑的财政赤字及外汇储备锐减、旅游和外国投资急剧下降等问题。其中许多是穆巴拉克时代就存在的沉疴旧疾,到了穆尔西时期又进一步恶化,也是穆巴拉克和穆尔西下台的重要原因。

        埃及普通民众都希望政权更迭能够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改善,期盼改朝换代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新一届政府能否实现人民的这一朴素愿望,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存在,或存在多长时间的重要标尺。

        (本报开罗7月18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 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