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行不由径,事不讨巧

    作者:桑林峰 《光明日报》( 2013年07月02日 02版)

        有哲人讲,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牢固树立“行不由径,事不讨巧”的理念,做到思想务实、工作求实、作风扎实,才能赢得群众赞誉和事业成功。

        《论语·雍也》有言:“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赞扬的是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此人做事从不走后门、不弄关系,不是公事不到上司那儿去。因光明正大、做人不走捷径、做事不去讨巧,他被后人称为大智慧的人。

        “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决不会惊人。”徐悲鸿在《艺术家之功夫》中写道:“所谓‘巧’字,是研究艺术者之大敌。”如果年轻干部认识不到这一问题,总想着寻捷径升迁、靠讨巧取胜,只能是越走越远。

        君不见,生活中,爱做表面文章者有之,上面工作刚部署,就组织人搞“经验”、上“简报”、博“荣誉”;喜走“上层路线”者有之,信奉“干部四化”不如“有人说话”,不认真干事,把主要精力用在与上级领导联络“感情”上;动口不动手者有之,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搞关系的能力远远大于干工作的能力,研究“人事”比研究工作用的时间多,考虑“领导喜好”比考虑“群众需要”花费的精力大,钻营比钻研下的功夫深。

        然而,事情往往很怪,曲径总是通幽处,而捷径总是通穷处。诚如培根的忠告:“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往往是最坏的路。”想走捷径、善于讨巧的人虽然是少数,但让这些人讨巧成功,对踏实工作、埋头苦干的人是严重伤害,还会败坏风气,形成不良导向,影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最终贻误党的伟大事业。

        路总想着走捷径,事总想着去讨巧,根子是思想作风出了问题。莫言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唯有实干,才是接近成功的最佳路径。那些脚踏实地工作,扎扎实实学习的人,可能会输在起点,但必然赢在终点。“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实际生活中,不走捷径、不去讨巧的人,总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杨善洲22年治荒山,右玉县几任班子60多年治荒沙……正是这样的人,支撑起我们的事业,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整治捷径心态、讨巧之风,最好的理念是“靠公论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最好的导向是“实干的干部得实惠,埋头的干部能出头”;最好的制度是“让讨巧的人得不偿失,让走捷径的人没有市场”;最好的环境是“提倡琢磨事反对琢磨人,提倡重事功反对重关系”。只有这样,“行不由径,事不讨巧”才会成为干部的行为准则,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风尚、新气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