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瓦、粉壁和高耸的马头墙,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被誉为徽文化“活化石”的徽派古民居、古村落,以其美轮美奂的艺术表现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国内外游客为之驻足,为之倾倒。
屏山古村、呈坎古建群、秀里影视村……到黄山旅游的人发现,这几年黄山以古民居、古村落为题材的景点越来越丰富。而徜徉其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老房子”上都有一块匾牌,上面都有同样的文字——“百村千幢”保护工程,不一样的是每块匾牌都有着自己唯一的编号。
不能让“老房子”房倒屋塌
“‘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是我们对文化保护利用新路径的积极探索。”吴震宇,黄山市文化委分管文保工作的副主任,跟记者谈起“百村千幢”工程如数家珍。
作为古徽州文化的主要承载地,黄山拥有丰富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老房子”逐渐没有了实用价值,未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大批古建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成为几乎“无解”的难题。面对无钱保护和保护无效的困局,黄山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启动实施了“百村千幢”保护工程,通过全面摸排,确定保护标准,规划用5年时间,对101个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探索一条“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实现更好保护”的新路径。
“工程不仅解决了过去古建‘房倒屋塌’问题,而且开始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吴震宇向记者展示了“百村千幢”的成绩单——到今年5月底,工程共投入资金49.05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101个古村落和116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459幢,打造了事业、产业方面的新型业态19类957处,建成了湖边古村落、秀里影视村、黎阳故邸等13处集中保护地……
不能走“为保而保”的不归路
透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百村千幢”工程卓有成效的背后,折射的是文化保护基本理念的嬗变——黄山市一改过去“为保而保”的静态保护,开辟了保护利用相互交融、在政府主导下依靠社会化、市场化的保护新途径。
“你们把那边的房间退了,我就在这里住。”前不久,台湾两岸华文出版品与物流协会的沈荣裕先生到黄山,本来已入住一家五星级酒店,但看到古色古香的大地兰亭文化艺术会馆时,便忙不迭要换住处——这家会馆,就是“百村千幢”工程的成果之一。针对长期古建保护存在的问题,黄山市坚持把“活化”作为“百村千幢”工程的核心,通过采取整体保护、集中保护、重点保护等方式,开展村落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古建筑单体维修等措施,综合保护皖南古村落和古民居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既让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
“猪栏酒吧”、五福会所、德懋堂……在“百村千幢”中,有957处“老房子”被赋予了业态创新的内涵。此举不仅让“百村千幢”工程吸引社会投资24亿多元,而且让“老房子”成为徽文化景点的重要部分,洋溢着活灵活现的精气神。
不会仅仅满足于“起死回生”
显然,从传统的修缮好“老房子”供人观光,到开发“老房子”的实用功能促进更好地保护,“百村千幢”工程彰显了文化保护理念的嬗变。但是,如何避免业态同质化问题,提升保护的双重效益,则是黄山“百村千幢”工程始终致力破解的课题。
一手拿着花蝴蝶,一手拿着圆纸扇,采茶姑娘丢下茶篮而去扑捉彩蝶,且歌且舞,喜气洋洋……这是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采茶扑蝶舞”的场景,展示这难得一见舞蹈的地点,则是位于祁门县清口村始建于明代的“贞一堂”,每逢旺季,这样的演出一天要有四五场。把“老房子”改造为酒吧、艺术展馆、休闲会所等业态,让“老房子”成为传承文脉的直接载体,成为“百村千幢”探索创新的重要路径。于是,歙县许村的大邦伯祠、叶村叶氏祠堂修缮后成为民俗文化展示场所,屯溪区宁家大院、黄山区永丰苏氏宗祠成为老年协会活动中心和村民议事场所,而歙县苏村方氏宗祠、黄山区沟村知还山庄等则辟为“农家书屋”和乡村文化站。
“一村一品,一幢一策”。黄山在推进“百村千幢”工程中,按照文化体验、摄影绘画、文化创意、农业生态等18种类型进行规划,深入挖掘民俗风情、历史沿革,挖掘各地名人故居、纪念馆、古戏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祠堂的历史典故,发挥每个古村落、古民居独特资源优势,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差异性、多样性、创新性开发。同时,注重与非物质文化深度结合,把徽州三雕等传统工艺,目连戏、徽剧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让“老房子”有了“新样子”,更有了“新生命”。
“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已经从修缮为主向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实现更好地保护,形成保护与利用在较高水平上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6月7日,黄山市委书记王福宏这样总结实施了4年的“百村千幢”工程,并提出要在突出效益发挥、特色打造、横向延展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文化保护的创新路上继续探索!(本报记者 李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