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

    匹兹堡:科技创新演绎凤凰涅槃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22日   05 版)
    匹兹堡市的大学风光(资料图片)

        当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选址匹兹堡时,许多媒体都发出一样的惊讶:为什么是匹兹堡?纽约有华尔街和百老汇,洛杉矶有好莱坞,甚至费城都有自己的自由钟,而匹兹堡有什么?面对媒体的问号,白宫反复强调:匹兹堡是美国工业基地“锈带”重镇中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典范,纵观经济危机肆虐的今天,匹兹堡的高就业率可谓是全美一枝独秀。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对记者直言:匹兹堡的成功转型让我认识到一个事实,我们的长治久安不仅仅依赖像纽约、华盛顿或洛杉矶这类城市的发展,而更应该倚重匹兹堡这些重工业城市的重生和复兴。

        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为此将匹兹堡重新带入了全球视野。匹兹堡位于西宾夕法尼亚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匹兹堡曾是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锈带”中的钢铁重镇,钢铁之都,也是全球著名的重污染城市“烟都”。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其钢铁产业遭受重创,由此开启了长达约30年的艰难转型之路。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用“创造性颠覆”(CREATIVE DESTRUCTION)来形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每一次蜕变一样,专家也将匹兹堡复兴称为“创造性颠覆”,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钢铁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的经济转型。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还抱着通过原有的钢铁工业拯救匹兹堡的幻想,时任匹兹堡市长的汤姆·墨菲向市民宣布,“忘掉过去”,“我们需要重塑这个城市”。在市长的带领下,1000多英亩的废旧厂区被清理干净,废弃的钢铁厂让位于商业区、零售中心、住宅小区和公众活动区。一条长达25英里的河边小径蜿蜒远方,市民可以在小径上漫步健身,同时城市还兴建了不少绿化带,可谓远观近看,触目皆是风景。而今的匹兹堡市区面积约144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医疗、教育和科技产业为其主要经济支柱。除了架设在河上的多座锈迹斑驳的铁桥,人们已很难看到昔日“钢铁之都”的印记。最具代表性的是,作为城市地标之一的256米高的美国钢铁大厦,其顶部已换成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标识UPMC。

        匹兹堡是靠什么脱掉重工业污染的“烟都”痕迹,发展成为新兴科技城市的呢?美国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公司发展部副总裁蒂姆·怀特认为,该地区高等院校为匹兹堡成功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创新成为匹兹堡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匹兹堡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如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华盛顿大学以及世界知名学府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等。其中,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位列全美前十大医学院,旗下医院产值高达80亿美元,拥有5万名员工,一举取代钢铁厂,成为本地区最大的用人单位。依托院校强大的研究资源,加上匹兹堡政府大力投资科研领域,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校园周边应运而生。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贾里德·科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大学是匹兹堡成功转型的“芯片”。以该大学为例,十多年来,卡内基-梅隆大学调整技术转让政策,使得该校教授能更容易创立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和生产力。例如,在1990年,4位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授创建了名为FORE SYSTEMS的高科技公司。4年后,该公司成功上市。随后,伦敦一家企业为应对通货膨胀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ORE SYSTEMS。其间,业内人士戏称FORE SYSTEMS演绎了完美的全垒打。这只是匹兹堡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中的一例。据数据显示,超过30多家机器人智能技术公司落户匹兹堡,从而形成了美国主要的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这一中心凭借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科恩校长还推动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校园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吸引知名科技公司来匹兹堡落户。如英特尔、苹果和迪斯尼等知名企业都已在该校设立联合研究实验室。谷歌也落户匹兹堡。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谷歌之所以入驻匹兹堡,是因为此地诞生了许多计算机科技新发明。

        匹兹堡30年重拾山河而修成正果。外界多以“复兴”(REINESANCE)一词来形容匹兹堡经济转型的成功,而以“浴火凤凰”来形容其转型过程的煎熬。殊不知,一座座书声琅琅的校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才是造就匹兹堡神话的上帝。(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