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温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今天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在国际使用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0.87,相对上年的0.58增长了49%,增长迅猛。同期美元国际化指数为52.34,与前年基本持平,其他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均不同程度有所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国际化指数迅猛增长,表明人民币已经从单纯贸易计价功能“前驱”模式,发展为贸易计价与金融计价“双驱”模式,呈现出更合理、稳健的格局,这将有助于破解当前“一超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滞后于多元竞争贸易格局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他认为,通过双边贸易和区域贸易等方式,有望继续强化国际贸易的人民币计价功能,拉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再创新高。
《报告》同时认为,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障碍主要有三个:一是贸易大而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与能力不足。二是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滞后于贸易活动,作为跨境人民币业务主要提供者的商业银行,应当为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更大支撑作用。三是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与外币的直接兑换数量太少,租用美元、欧元的全球清算系统使得人民币交易费用进一步提高,导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捷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