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家住比利时列日市、和姐姐一起放学回家的让-克里斯托弗·余,突然发现家门口停了好几辆官方的轿车和护卫摩托车,那阵势好不壮观!一进家门,又看到满屋子的中国人正在跟他父亲乔治·余(中文名:余新猷)座谈聊天!
来者是新中国第一任驻比利时王国大使。中国大使的特别造访,虽然使尚年幼的让-克里斯托弗·余无法明白其意义,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隐约意识到自己来自祖上的根,与远方某一个辽阔的国家相关。
让-克里斯托弗·余的中文名字叫余仁爱,他的爷爷叫余斌。余斌的父亲余焕东(1877-1967),曾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积极参与了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运动,后常年从事政府矿务管理工作。
20世纪初,出身于文人家庭的年轻人余斌,被送到比利时留学。有关中国的消息不断传来:祖国正遭受着分裂和宰割。留欧中国学子站出来,动员起来,成立协会甚至党团组织,发动游行示威。某次示威游行后,余斌被逮捕并被驱除出比利时。他在巴黎流亡一年,在那里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朗波尔蒂娜,她是祖籍佛拉芒的列日人,当时正在做女佣。
1927年余斌被允许回比利时监视居住,继续上学。当年,他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余仁爱的爸爸余新猷出生。而那一年发生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上海大屠杀……1933年,余斌听从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召唤回国,并且承诺很快会把妻子和幼小的儿子也接回国。然而战争和社会动荡没有让他如愿以偿,余斌从此再也没能返回比利时。
余斌的儿子余新猷在对父亲的爱和思念中长大。只有一封封用不完全正确的法语写成的、但却感人至深的家书连接着父子两人的心:“我亲爱的儿子:我刚刚收到你的第一封信,我非常高兴你长大了。我希望你未来成长为一个有出息和有志气的人。首先努力学好法语和英语,永远热爱你的母亲。我将尽我的一切努力让你受到好的教育。爸爸祝福你!1934年2月15号于南京”。
余斌回国后,与在南京的家人团聚了。但他没有能学有所用。抗日战争和四年内战使中国始终处在动荡和贫困之中。1937年,余斌和家人侥幸逃过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后,余斌与其留在比利时的儿子才又开始了通信联系。他直到此时仍未用上在比利时留学学到的一技之长,就学起了中医针灸,后来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针灸师。
从这一阶段的余斌家书中,除了亲情,我们还能感觉到中国当年的现实:透过余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觉到、甚至看到中国的一切……1948年的信几乎是直接描述了解放军胜利解放南京,1955年的信反映了他极大的爱国热情。大量的图片资料作为背景,使余斌的家书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整个社会生活侧影……“很多年后我们才了解到余斌已经在1968年自杀。”余仁爱说。
1987年,作为科学家,余斌的妹妹和妹夫来欧洲访问。他们知道有个侄子曾在巴黎生活过很长时间,就满怀希望于公事之余在法国寻找,并且在《人道报》上登出寻人启事,还到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寻求帮助,但终是徒劳,没有余新猷任何信息!而几个星期后,300名比利时青年学生乘坐火车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横穿欧亚大陆前往中国首都北京。余新猷当时作为比利时国家法语电视台的制片人同行,他回来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讲述这次旅程。这次旅行是他首次踏上父亲的国土。由于没有任何线索,不认识任何人,他也没有能得到中国家人的任何信息就返回了比利时。返回比利时不久,比中友协告诉了他,他的一个姑姑曾来过比利时找他,并把他姑姑的联系办法给了他。
布鲁塞尔-北京特别列车到达了终点站。余仁爱也开始着手准备拍摄一部通过记录其祖父余斌及其家庭的命运,展示一段20世纪的历史的纪录片《寻找余斌的踪迹》。
余斌和比利时太太天各一方之后,都分别再婚。余仁爱的奶奶后来生下了他的叔叔余欧仁。余欧仁的父亲是个比利时人,但他却用了同母异父的哥哥的姓,这事儿在法庭上把法官弄得满头雾水,好不尴尬。余仁爱自己的女儿今年8岁,“当然也姓余!”并且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余彗星。(何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