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可掬、说话亲切、热情阳光,是很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若不是随风飘起的空袖管,根本看不出她是一名右臂截肢的残疾女孩。悲情的还不只是这些,她刚出生不久便被亲生父母遗弃;7岁那年,养母出车祸不治身亡;初一那年,养父罹患癌症去世,孤零零地留下她一个人。
山东潍坊学院大二学生李福娟的确有着别样的人生。
“我觉得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我的人生财富,我很感激命运。”面对种种磨难,李福娟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变得更加清醒。
父亲去世后,李福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所在学校免费为她提供食宿,免除她全部学费,地方党委政府和众多好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这一切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当时就想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和学校做一点事儿,以报答大家对我的关爱!”李福娟说,高二那年,在校长的鼓励下,她成立了“阳光志愿者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入会学生一度有800多人。利用课余时间,李福娟组织志愿者们去城区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和老人们聊家常,为他们表演节目;带领同学们赴交警大队参观,深入社区进行义务劳动……两年下来,李福娟带领该协会开展了20余次活动,参与人数多达上千人。如今,虽然李福娟已经离开这个校园,但她为这个校园创造的爱心没有离开。
进入潍坊学院读书,是李福娟人生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她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习室、课堂上、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她勤奋的身影,她的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2012学年度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潍坊学院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她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与舍友们组成了爱心团队。
一次志愿活动,让李福娟对公益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大一的时候,她第一次去福利院做志愿者,买了很多糖果给小朋友,但有一个小姑娘却非要哭着喊着抱抱她。这一场景让李福娟感触深刻。她第一次用一条左臂,配合右肩膀,把孩子抱了起来,“她就是要人抱,不抱就哭。”也就是在这时,她意识到“帮助他人不仅仅是给他们送点东西干点活儿,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助人,让李福娟感受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受助,则让李福娟懂得了回报,学会了感恩。“我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是这个社会把我养大,我真的很想反哺社会。”说起将来的打算,李福娟坚定地说:“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我都永远不会放弃我热爱的志愿公益活动。”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徐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