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喧嚣动荡的20世纪最后十年,当21世纪的帷幕缓缓拉开之时,以索尔仁尼琴等为最后代表的上个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主要人物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俄罗斯文坛的地平线上徐徐走来新一代年轻作家。
我们这里所指的“新一代”,大多出生于1970—1980年代,在还未成年时经历了苏联的解体,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登上文坛,十几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已经成了气候。可以说,他们的文学之路既有不幸,也有幸运。不幸的是,他们生长在一个国家破裂、生活陡然变迁的时期,文学中心主义时代一去不返,作家作为一种职业,其生存遭遇极大挑战;幸运的是,相比前辈来讲,他们初涉文坛就遇到自由宽松的文学环境。如当代著名作家兼评论家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所说:“什么都缺乏保障,但一切又皆有可能。”他们既受到市场的严峻考验,也得到多方的鼓励与支持。2000年,由“下一代”人文基金会针对25岁以下(从2012年开始改为35岁以下)文学青年创办的“处女作奖”活动正式启动。它使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创作伊始就可以受到关注,有些甚至可以走向世界(获奖作品被译成英、法、中、日等文字,我国已出版三本“处女作奖”小说集:《化圆为方》、《开罗国际》和《苍穹之谜》)。从2001年开始,俄罗斯社会经济与智力规划基金会与大型文学刊物合作,在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支持下,每年举办一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使这些青年得以开阔视野,提高写作能力,结识各类文学刊物的主编,从而大大加快走向读者的步伐。因此,“处女作奖”和“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两项活动被称为文学的“造星工厂”,很多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青年作家都是由此脱颖而出的。
在纷繁复杂而又多元化的社会局势下,这些青年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专职创作。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过这些工作大多与文学相关。文学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是他们表达自己、参与社会、探索未来的一种手段。“处女作奖”获得者奥尔加·叶拉金娜的话颇能代表他们的生存方式:“我把写作分为三种:写剧本是为了赚钱生活,写文学研究论文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头脑,写小说是出于心灵的需要”。他们就是这样努力在谋生、爱好与理想间寻找平衡,走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十余年来,他们成长迅速,不仅有实力问鼎大型文学奖项,如罗曼·谢恩钦凭借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入围2009年布克小说奖短名单,扎哈尔·普利列平以长篇小说《罪》获得2008年“民族畅销书奖”,而且以年轻的激情与自信去影响社会意识。他们发出对“新果戈理们和新别林斯基们”的呼唤,同时在创作、评论、编辑、出版领域施展才华,期望再创俄罗斯文学的辉煌时代。
新一代作家主要成长于苏联解体后全新的历史时期,从思想意识到表达方式上都没有受到过多的束缚,因此他们的写作更加顺应天性、自由开放。他们有着新的世界观和新的语言,可以自由地去选择主题人物与艺术手段。但是俄罗斯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永恒关注、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执著探求以及深刻的人道主义和救赎意识等优秀传统,依然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他们表现出创作态度鲜明的严肃性和对真正题材的努力寻找,对生命的厚重关爱和对新鲜生活的活泼思考,对展示出现实生活的不同角落和所有含义的强烈希望与尝试。他们的作品中既有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也有对现实充满忧患、哀怨的深深叹息;既有对同龄人迷茫生活的真实再现,也有对老人与儿童心理的细腻体会;既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特色——那是家家户户散发出的黄油和面包的味道,也是广袤的田野和别墅村落上清新的泥土味道;是衰败的村庄里农妇伛偻的背影,也是田野尽头那墙壁斑驳的教堂里传来的钟声——同时也不乏强烈的时代气息。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宗教、城乡、战争、青年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主题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几乎每一种题材都可以在苏联文学中找到它的发端,同时又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他们的乡村小说反映令人触目惊心的农村现状:破败萧条,老无所依,满怀悲悯地展现在俄罗斯“城市化”与“私有化”进程加快的步伐中,农村老人孤独与被抛弃的命运。
他们的战争小说对表现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人民英勇抗击侵略等主题的传统进行解构,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态度诠释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大胆表现战争中人的本性以及战争对于人类造成的灾难,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战争的否定与厌恶。他们不再采用全景式手法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个体的经验与感受,细致描绘每一个小的战役、战场或者军队内幕。他们不愿正面说明战争到底是保卫还是侵略,而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战争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脆弱、不稳定和孤独感上。
他们的青年生活小说以类似日记的形式剖析自己,从日常生活到童年回忆再到哲理思考,给人以贴近现实与心灵的感受。比如沙尔古诺夫的文笔不是那么优美,写作的内容又多是社会角落里不怎么光鲜的生活,却能够成为一代青年的代言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他细致入微的真实。他对青年人堕落的生活不是从评判谴责的角度去写,而是感同身受地去写,是作为深陷其中的个人去写,写出了那份毒瘾发作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写出了作为当事人的那种无力自拔。
新一代作家对各种文学流派的表现手段进行借鉴和吸纳,大胆进行文学实验,使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而富有新意。例如有的小说情节比较散乱,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作者只把他们生命中的一个时段甚至只是一个瞬间呈现给读者。你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经历进行猜想或者展开联想,却在作品里找不到答案。这种对于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小人物平凡生活的无始无终的记录式书写,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很多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有的小说很像网络文学中的一种热门题材——穿越小说,表现出契诃夫式的幽默与讽刺;还有很多作品中表现出时间与地点的多重性、小说与其他种类作品的混杂性等等。这些特质能否发展壮大成一股潮流,形成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新的文学流派?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今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耕耘,新一代文学青年已经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上大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他们究竟能否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为俄罗斯文学史再添重彩,一切都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侯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