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大山深处“圆梦人”

    ——记安徽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教师潘立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7日   04 版)
    潘立华带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升旗之前,潘立华在认真地整理国旗。 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走进黄山深处,才知道什么叫做险峻——从歙县县城向北进入山区,顺着几乎笔直矗立的山峰之间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向北,便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岩源。这里山套着山、岭接着岭,连接着歙县、绩溪、旌德和徽州“三县一区”。

     

        “山里的孩子要读书,要走出大山,需要我这个老师!”今年55岁的潘立华,是大山最深处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有一种美好叫坚守

     

        陡峭的山坡上坐落着两开间教室,后面连着半间宿舍,斜对面是一间小厨房,门前有大约20平方米水泥地坪,地坪上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这就是今天的吴家坦教学点。

     

        “现在条件好多了,给学生热饭菜有了电热箱,也有了活动场所。”每每指点着教学点的“江山”,潘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当年,高中毕业的他挑着行李,走10多里山路来到这里,拿着每月18元的工资,教授着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二三十个学生的所有课程。那时,教学点只有现在的教室和宿舍,孩子们没有活动空间,热饭菜要跟一个残疾老人共用火炉。

     

        岩源下属的自然村,间距最近的也有四五里。1980年,潘立华考入县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岩源。先是登上当地海拔最高的老屋基村教学点,然后是吴家山、道溪,随着教学点撤并,最后又回到吴家坦。如今的吴家坦教学点有8个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各1人,幼儿园6人,三年级以上的都去了中心校。

     

        前前后后教过700多名学生,20多人考上了大学……面对这份坚守的“成绩单”,潘老师淡淡地说:“真没在意,都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就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也喜欢我。”

     

        有一种榜样叫师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歙县是陶行知的故乡,潘立华践行着为人师表的原则。

     

        教学点上,往往一个老师就是一所学校。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开始,潘立华要做的就是在同一空间里的跨年级“复式教学”,最多的时候有五个年级一起上课。“从潘老师那里来的学生,成绩都没有问题。”中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这么说。

     

        “花坛”“大门”“黑板”……走进教学点,随处可以看见潘立华一笔一画写下的字条,这是给幼儿园孩子准备的情景教学“教具”;小小教室里有“学习园地”、“温馨提示”和黑板报,都是每周一期,这是潘立华带着孩子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潘立华的字迹一丝不苟,教学点出去的孩子也个个都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潘老师的性格开朗乐观,孩子们也个个落落大方,充满阳光。

     

        “潘老师教了我的儿子、孙子,也教了我。”村民许淦成常常半开玩笑地说。老许两个儿子都是潘立华的学生,现在孙子孙女又在吴家坦上学。自从孩子上了学,许淦成再也没上山烧过火:“孩子说老师讲的,山上烧火不仅破坏环境,更不安全。”

     

        有一种责任叫呵护

     

        “我想潘老师。”到中心学校读四年级的许仲楠,觉得这里一切条件都比教学点好,自己还是班上的数学小组长,但唯一不好的就是见不到潘老师。小仲楠和江素兰、潘惠珍、潘庆铃这些下山读书的伙伴们,经常一起思念潘老师。

     

        山区村落距离远,教学点的孩子们年龄小,上学都是早出晚归。因此,教学点老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料理好学生的吃喝拉撒。虽说教学点叫吴家坦,但学校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小路,而路边就是滚滚溪流。每天一早,潘立华就来到路口,把孩子一个个领上教学点;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把孩子背上去。中午,他要为每个孩子热好饭菜,过去都是用火篮、火炉,潘立华手上因此留下了一道道“烙”印。傍晚,潘立华又把孩子们领到路口。遇到农忙或家长有事,他还要骑车将学生安全送回家中。

     

        “潘老师会医术。”教学点的孩子,都知道老师的神奇——孩子们天天在教学点,难免会有头疼脑热,潘立华自掏腰包备下常用药。

     

        “我的年龄跟他们爷爷差不多,可他们却一定要做我的女儿、儿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潘立华领着一群群学生学习、生活,再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大山,走向远方……(本报记者 李陈续)

     

        人物档案 

     

        潘立华,1958年1月生,1976年起担任歙县吴家坦教学点民办教师,1980年至1982年在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之后一直在革命老区岩源村的大屋基、吴家山、道溪和吴家坦教学点任教。先后被评为“歙县德育先进工作者”、“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山市优秀教师”并被县政府记功一次。

     

        教师自述 

     

        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我叫潘立华,是安徽省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吴家坦教学点的教师。我就是一个山里人,家就住在吴家坦下山10多里的白蛇坑。1976年高中毕业,我得到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虽然离家比较远,工资也很低,但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当老师。

     

        从当上民办教师,到出去上学又回到山里,一直到今天,我都是围着岩源的大山在“转”,一直都是在教学点里当老师。大家都说教学点里苦,说我是在坚守,其实我觉得教学点的工作很充实。再说,教学点的环境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就拿工资来说吧,我刚工作时是一个月18元,后来是22元,41.5元,现在加上公积金和年底的绩效部分,平均每个月有3000多元。

     

        大山的环境很封闭,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就一定要有知识。教学点的老师,承担着帮助大山里孩子圆梦的责任,所以工作很有意义。这么多年下来,山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认得我,都尊重我,孩子们也喜欢我,所以我也非常开心。人家都说我不像是55岁的人,头发是黑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我说首先是因为山里水好空气好,第二就是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三十多年过去了,要不了几年我就要退休了。要说有什么心愿,我就是还想多教几年书。这山里许多家庭都是两代人跟我念书,老屋基自然村有一家父子都是我学生,再过几年可能还会教上他们家的孙子。当教师的,能带上祖孙三代学生,也不容易。

     

        人物评价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鲍宜滨:我比潘老师早两年在山里教书,然后一直在中心学校工作,见证了他三十多年在教学点的坚守。潘老师最可贵的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事业,学校曾经想把他调回本部工作,但他婉言拒绝。他是真的喜欢山里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历史教师许建国:我1990年参加工作也在教学点,对潘老师的工作、生活很熟悉。潘老师性格淳朴,为人谦和,把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充分体现出来;他钻研业务,在复式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是众多在教学点工作教师的一个代表。

     

        潘立华妻子潘丽仙:刚成家时,他在更远的教学点,那时只有走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一个星期回来一趟,第二天又要赶回去。现在离家近些,又能骑摩托,一个星期可以回来两次,经济上也比过去好多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