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6月10日 星期一

    “我们培养的老师文武双全”

    ——从千项大奖看哈尔滨华德学院师资建设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10日   03 版)

        今年3月,从阿尔卑斯山脚传来喜讯,由哈尔滨华德学院汪伟亮、李伟、邹存亮三名年轻教师组成的“中国队”在意大利第二十三届国际雪雕比赛中摘得一金一铜。近年来,该校教师频频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上摘得桂冠。

     

        是什么使得这些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老师脱颖而出,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力量?“学校给我们年轻教师搭建实践平台,鼓励我们参加大赛”、“只要你踏实做事,学校就会给你搭建台阶”……从老师们朴实的话语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理论上提升

     

        “师资力量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能文能武:上讲台是讲师,到实验室是工程师,为此学校着重打造一支双师型+管理型的教师队伍。”校长顾德库说。

     

        “我们的专业老师,为了能完成好‘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不但主动考取汽车维修资格证和相关服务资格证书,还利用假期到汽车4S店去从事一线的实际工作,掌握企业的第一手技术需求。”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长威说,“这样的课程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科研角色,学校还利用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聘请的教授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张义方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在哈工大工作40多年的张老教学科研经验丰富,他利用课余时间对年轻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不仅使青年教师们掌握了教材编辑的方式方法,同时使他们对专业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2006年至今教师编写教材已达115本,发表各类论文386篇;教学研究立项75项,获一等奖课题十余项。5年前,在省内同类院校获得的10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华德学院就独揽5项。现在,全省同类11个本科高校获一等奖三项,华德获得一项,二等奖二十项,华德获得八项。其中该校教师主编的《汽车构造》教材,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教材。

     

    在实践中历练

     

        “参赛对于老师来说,无论是前沿理论还是实践能力的提升都非常大。”李鑫泽率领的教师团队没有辜负学院的厚望,他们在第十五届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比赛中斩获金奖,这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夺金。去年,他应邀参加了第二十五届太阳岛雪博会的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连续三年代表中国赴日本、意大利参加国际雪雕比赛,连获金牌的教务处处长助理汪伟亮很感谢学校的培养:“学校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每个学院对青年教师都有五年提升计划,老师要将自己在学历、能力、职称三方面的发展计划报给学校,学校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发展路径。”

     

        与记者同行的一位老师说:“以前我认为老师教学只要在教室里老老实实把课上好就行了,但通过参加校长组织的全校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后,我逐渐地体会到,要搞好教学,必须要做好调研、科研,进行实践”。

     

        大赛的历练、实践的经验使得华德学院教师迅速成长,荣获省级以上专业技能奖项26项,其中国际赛事奖11项。不仅如此,他们还指导学生在各项赛事中获奖近千项。

     

    与学生共成长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于这句话,电子系赵建新老师体会最深刻。“通过大赛跟学生们交流,他们的头脑有时候比我还要灵活,给我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必须要充电,学习更深的理论和前沿知识。”赵建新老师调侃道,“光靠啃老本不行了”。虽然是个80后,但赵建新老师已被提拔为该系副主任,对于自己的发展他有了新的规划,正准备读博。

     

        “因为不能经常见面,老师会给我打电话或者在网上交流,问学习紧不紧张,比赛影不影响平时学习、有什么不懂的,感觉跟我爸似的。”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大二学生朱经纬对佟老师很是感激。

     

        原来老师站上面讲,学生坐下面听。在赛场上,最大的好处就是与学生近距离沟通,有时候为了赶比赛进度,老师与学生一起吃盒饭、打地铺,师生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亦师亦友。(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毕玉双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